1989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1-25
  

  • 全选
    |
  • 晏勇,桂勇,王学峰,沈鼎烈,陈宏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72例脑梗塞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亚组分胆固醇和其他脂质含量测定结果,除总胆固醇(TC)外,皮层动脉组(CAG)和深穿动脉组(PAG)均有甘油三脂(TG)增高,HDL、HDL_2及分别与 TC 和 TG 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AG 与 PAG 间9项指标比较,CAG 中 HDL、HDL_2和 HDL_2/TC较 PAG 降低更显著,PAG 中血压增高约为CAG 的2倍。
  • 李晓春,目时弘文,川厚礼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比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后遗症针刺治疗,观察了患者于治疗前后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及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与针刺部位的不同、脑血管障碍病型、加龄、血压、脉搏及治疗的疗程和因素的关系。
  • 郑彩梅,刘冬梅,梁志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鼠完全性脑缺血30分钟脑匀浆6—酮—前列腺素 F_(12)(6—酮—PG-F_(12))与血栓烷 B_2(TXB_2)增高,TXB_2/6—酮—PGF_(12)比值亦增高;酶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与各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降低,而过氧化脂质(LPO)增高;再灌流期以上改变更为显著。讨论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机理中,自由基与前列腺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 丰宏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摘要报告3例经证实为腔隙性脑梗塞所致单纯构音困难的病历。例1,女,50岁,右利,既往高血压病10年,睡前突然自觉头晕,继而出现说话不清楚,自行就诊,入院时查体:意识清楚,Bp:28/16Kpa,构音困难,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初步诊断:脑出血。
  • 张秉枢,胡国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62例 SAE 的 CT与 MRI 的影像改变对比研究,发现对 SAE的白质缺血性改变 MRI 图像较 CT 更为清晰,尤其对脑室周围、小脑以及脑干的腔隙梗塞 MRI 更为优越有利。
  • 周增杰,刘吉良,蔡增强,张守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苯妥英钠对人体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他血脂浓度的影响,1987年8月—1988年3月,我们对低 HDL—C 的48例脑梗塞患者应用苯妥英钠进行治疗观察(观察组),并与应用其他降脂药的32例作对照(对照组),发现苯妥英钠有提高血清中 HDL—C 浓度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包礼平,靳楠,鲁西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类似缺血性卒中的轻型脑出血已有一些报道,而对貌似脑出血的缺血性卒中报道却极少。本文就我院近年来遇到的初诊和疑诊为脑出血,而 CT 扫描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166例,分析讨论如下:
  • 张雪林,黄其流,陈燕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CT 诊断的87例脑出血(CH),剔出头部外伤和脑肿瘤并发CH 者外,将其中55例作一分析,着重讨论CH 的 CT 改变与预后关系。资料和方法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9~76岁。高血压脑出血(CH)41例,动脉瘤 CH 4例,动静脉畸形 CH 5例,烟雾病 CH 1例,原因不明 CH 4例。
  • 屠维琪,丛卉,李大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7-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多发性脑梗塞与脂蛋白水平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多发性脑梗塞(MI)和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的防治提供一些依据。病例与方法MI 患者38例,其中男性30例,平均年龄58±6岁;女性8例,平均年龄57±5岁。
  • 梁青,孙为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19-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将我院经 CT 和手术证实的33例枕叶血管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10岁,平均54.7岁。城乡、各种职业均见发病。病前有高血压史者13例,有脑血管病史者8例,有糖尿病史6例,有冠心病史者5例。一般有瘫痪、失语症状者就诊较早;前述症状不明显者易疏忽误诊。
  • 何伋,丁福忠,成义仁,陈瑞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脑前动脉闭塞的专题介绍少见。1979~1985年我科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性脑血管病104例,其中大脑前动脉近端闭塞11例报告如下: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59例,平均40.5岁。其病因9例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血压28~22.7/17.1~14.7Kpa)。急性起病8例,缓慢进行性起病3例。病程2~61天,住院20~110天……
  • 孙士杰,谢淑萍,张家武,阎保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2-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86年3月至88年5月收治并经脑 CT证实的48例脑出血病例其中9例丘脑出血进行分析讨论:资料与方法9例中男6例、女3例。发病年龄除1例16岁(烟雾病继发丘脑出血)外其余8例在54~58岁之间。左侧丘脑出血6例,右侧丘脑出血3例.死亡1例(11.1%)。血肿破入脑室4例(44.4%),未破入脑室者5例(55.6%),本组按Ⅲ型分类……
  • 李忠增,吕晓兰,杨淑清,丛志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例报告患者魏×,女,7岁,因突发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22小时入院。体检:浅昏迷状态,烦躁。T36℃,P 60次/分,R24次/分,BP12/8Kpa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应钝。颈抵抗感明显,Kernig's 征阳性,双侧 Babinski's 征阳性,腰穿见均匀血性脑脊液,细胞总数12.5/mm~3,白细胞380个/mm~3,单核40%……
  • 卢良高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4-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在1986—1988年上半年从57例颅内血肿中选择性的对2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分别运用脱水药和激素及维脑路通(Veno-rutoni)治疗,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7例,女9例。
  • 李宪章,孙新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86年12月~1987年12月,我科共收治Fahr 氏综合征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女各3例,发病年龄为13~42岁,平均21.7岁。既往有脑炎史2例,患病年预分别为4岁和6岁。全部病人血压正常,否认高血压病史。症状和体征:6例病人均有癫痫发作。其中呈强直阵挛发作4例,病史最短者4.5年,最长者21年……
  • 孙世骥,张丽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7-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发病率虽有明显下降,但误诊病例并非少见,本文将1963年以来我院误诊的53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误诊原因,以利早期确诊治疗。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资料比较完整,均按结脑综合诊断标准经严格选择的住院病人,开始都未考虑到结脑诊断的误诊病例。
  • 孙永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29-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1974~1984年十年间共收治马尾圆锥综合征83例,就其中资料比较完整的51例,作一临床分析为今后能及早做出较确切的病因诊断提供一定线索。一般资料性别:男29例,女22例,年龄:12~69岁,其中20岁以内4例。
  • 安锡恩,张瓦城,冯晓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的增多,发生放射性脑病也在增加,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散在的病例报告(1~3)。我院半年来连续发现两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两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例一宋××,男,55岁,因垂体腺瘤于1984年4月24日入院,同年5月9日行右额开颅,肿瘤大部份切除,术后视力有明显好转,病理报告为嫌色性垂体腺瘤。
  • 鞠砚,王长坤,朱廷吉,刘风春,索敬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2-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垂体腺瘤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十余年来,对该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但对该肿瘤手术前后的内分泌变化研究甚少,特别是严重影响手效果的血糖的变化报导更少。现就我院近八年来所做的103例垂体腺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及其机理进行探讨如下。
  • 郭瑞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45岁。1986年11月26日11时,骑自行车去同志家赴宴,因途中车速过快而跌倒,当时感到头晕,20分钟后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呕吐、走路不稳而入某医院,经降颅压后腰穿示:颅压、脑脊液正常,疑似小脑病变,经对症治疗不见好转而来我院诊治。有高血压史20年,饮酒史17年。
  • 张海鸥,唐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4-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节性硬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斑痣错构瘤病的一种,临床少见。本组3例头部 CT 扫描均具有特征改变,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例1,男,8岁,患儿于3岁时家长发现颜面部开始出现紫红色小疙瘩,较硬,逐渐增多,同时伴抽搐,发作时一低头或某个肢体抬举,当时神志不清……
  • 刘素卿,张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于××,男,33岁,工人,长春市人,于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入我科。近一年余逐渐出现智能衰退、注意力涣散、健忘、全身乏力、厌食、走路不稳及手、舌和全身震颤,近两月加重,有时走路跌倒,面部、颈部、双手背及腕部出现红斑、脱屑同时尿色红,并有腹泻。曾于同年五月十七日以“血尿”待查入内科。
  • 刘迪,张景盛,吕祖辉,张鹏儒,徐长岭,王立夫,高宏伟,叶大公,青松文,袁希平,何振海,张云海,刘云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6-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但是囊性脑膜瘤较为少见。我院自1974年以来经病理证实的68例脑膜瘤中有3例为囊性脑膜瘤,均手术治愈。现结合文献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病例介绍例1、男,49岁、病历号193576,于80年11月18日骤然癫痫大发作,意识不清,双眼向右侧凝视,牙关紧闭……
  • 付卫华,王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39-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ToLosa—Hunt 综合征又称痛性眼肌麻痹。现将收治的5例报告如下。例1男,54岁。该患于86年1月及87年3月两次因外展神经麻痹伴头痛就诊,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87年9月再次出现右眼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右面部麻木伴右侧额部疼痛。入院查体:右眼睑下垂,右眼向上、内、下注视困难,右瞳孔大于左侧,对光反应迟纯。
  • 何正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例1,男,62岁,退休工人。于85年11月7日入院.入院前5天开始左眼眶及左额部胀痛伴恶心,呕吐数次。于入院前2天视物成双,左眼睑下垂。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内科检查正常。神经科检查:左眼微前突,球结膜微充血,左上睑下垂。瞳孔左4mm,右2mm,对光反应有。眼底中度视乳头水肿征象。左眼球内斜不能,外展不全,左角膜反射迟钝。左额颞部痛觉减退。
  • 王力,张荣勤,刘冬江,金宗汉,姜显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1987年2月—1988年3月收入的40岁以下,经头部 CT 检查证实的脑血管病做了临床分析,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闭塞性脑血管病19例,出血性脑血管病9例;男13例,女15例;20岁以下1例,21—29岁5例,30—40岁22例;既往病史及发病特点:闭塞性脑血管病例中,有饮酒嗜好12例……
  • 李瑾章,党根喜,张作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2-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活血灵B 有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改善微循环;抗动脉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经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均为住院病人。
  • 张玲莉,徐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3-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10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脑卒中,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姓别、年龄:男性6例,女性4例,60岁至70岁7例,71岁至80岁3例,年龄均在60至80岁之间。二、病例:10例中小脑缺血性卒中2例,出血性卒中2例,基底节出血2例,双侧基底节缺血1例,多发性腔隙性梗塞2例……
  • 谢美蕴,白灵心,陆志达,张庆松,陈良,鲁刚,胡兵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4-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经体外反搏(ECP)治疗135例患者疗效分析略加讨论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收集住院病例经体外反搏治疗脑缺血性疾病135例,按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为脑供血不足88例……
  • 薛洪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86年6月至1987年6月,我们对手术后及术后复发的8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经颈内动脉插管注入 BCNU 进行治疗。经临床和 CT 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病人:本组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9~60岁,平均50.2岁。8例中原发肿瘤2例,复发肿瘤6例。8例中实体肿瘤6例,瘤内有囊性变的2例。
  • 匙建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8-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从1986年7月至1988年1月,用江浙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16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病例:本组160例中,男126例,女3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1岁;发病率最高的在52~62岁之间;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者20天;115人作过腰穿,脑脊液正常,压力不高;45人作了 CT,低密度影在基底节区30例,额叶10例,颞叶5例。
  • 胡友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据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吸烟可使肾上腺的分泌增多,这种物质的增多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动脉内皮细胞中的肌球蛋白异常收缩,使细胞间隙扩大,除乳糜微粒以外的其他脂蛋白通过细胞间隙进入内皮下层,并较长时间地停滞于内皮下层……
  • 张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效果良好,将资料完整的30例进行分析。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7例、女性23例,男:女=1:3.2。最高年龄53岁,最低年龄22岁,平均年龄35.6岁。二、临床表现:病程最短2天,最长20年,平均2.8年。
  • 韩炳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的脑血管痉挛(CVS)已为临床所重视,病情越重发生率越高,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88年2月用心痛定治疗的32例,另以22例作对照,总结报告如下。
  • 曲桂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肢体瘫痪,活动减少肌肉痉挛关节强直。为了使偏瘫的肢体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功能训练是康复的关键,现就中风病人的体位讨论如下。一、中风病人常见的体位:头扭向健侧,躯干单侧屈曲或向患侧倾斜,肩胛回缩,上臂和手指屈曲。足下垂或内翻。多数病人出现肌肉痉挛,关节强直。甚至肩关节脱位,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造成终生残疾。
  • 熊和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我们使用我院研制的 HFV—Ⅰ型高频喷射呼吸机,配合抢救三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效果满意。兹报告分析如下:病例一,女性,62岁,1986年1月12日,因突然昏迷,抽搐急诊入他院。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当时两侧瞳孔散大,反射几乎消失,家属放弃治疗,准备后事。几天后病情不见恶化又来求治。
  • 李振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多年来给部分癫痫患者进行了苯妥英钠、中枢性抗胆碱药物等分组对照治疗,现将疗效及临床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原发性癫痫180例,男性101例(56.11%),女性79例(43.89%),年令4月~65岁,平均年令15.72岁,发病率较高的是儿童及青少年,15岁以下127例,占总数70.56%。
  • 陈文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于1987年先后发现2例 Takayasu动脉炎并发脑梗塞,报告如下:例1 女 16岁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3天于1987年12月8日入院.患者12月5日放学途中,突感左侧肢体无力,随后手中书包落地,尚能拖步行走回家。次日起头痛、头昏、伴呕吐1次呈非喷射状,左侧肢体无力加重,行走困难,送来我院。
  • 朱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田××,男,14岁,患者以头晕、心悸、气短一个月于1982年9月24日第一次入院。查体:BP:18.7/13.3Kpa,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敏感,颈无抵抗,双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存在。双肺呼吸粗,心尖搏动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cm,心尖部可闻及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4cm,边钝质软,无触痛。双下肢浮肿(+)。
  • 刘雄建,毛世春,叶绪昌,张继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6-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介绍患者女性,26岁,突起寒战、高热、头痛、烦躁、发作性四肢抽搐二天,不省人事三小时于1987年年9月29日住当地县医院内科。当时体格检查:体温40℃,神志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中枢性面瘫及肢体偏瘫,颈项强直。
  • 孙理信,郑玉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后皮质盲在临床上甚为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就最近遇到一例报道如下。患者25岁,住院号322578,于3月16号以左侧肢体瘫痪伴失明4天入院。3月12号患者足月顺产二男婴,因产时出血较多(约500cc),产后给以补液血。输在输入过程中发现左侧肢体瘫痪,双眼然物不清,当时无头痛、呕吐,意识清。
  • 李剑平,罗仲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Takayasu 病致脑梗塞和脑出血各一例报告如下:例1:女,20岁。洗涤衣物时突然言语不能,右侧上下肢瘫痪15小时来诊,既往有低烧和四肢关节、肌肉酸痛。检查:神志清,混合性失语,体温37.5℃,血压左上肢18.7/14.7Kpa,右上肢测不出,双下肢19.5/14.7Kpa 和20/12.5Kpa……
  • 吴中学,王忠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十年中,脑动脉畸形(AVM)治疗已取得重要进展。1967年 Yasargil 首先报告将显微血管技术用于治疗脑 AVM。此后,许多深在的要害部位的显微手术研究不断发展,已有很多成功的报告。与此同时,血管内外科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等已成为治疗脑 AVM 的重要治疗手段。
  • 张朝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6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血脑瘤屏障是一个新的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的研究领域。在脑肿瘤发生过程中,研究血脑屏障的改变特点和新生微细血管形成过程及其屏障作用,对于药物或载体如单克隆抗体经过血液进入脑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对于 CT 诊断,增强结果的判定都有着实用意义。
  • 高世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9, 6(1):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腰穿过程中,尤其是在进针不顺利的情况下,含血液脊液是由脑内出血所致?还是由副损伤引起?须进行判定。这对疾病的诊断及医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进行这种判定。1.外观:取含血脑脊液1—2ml 于试管中,静止15分钟左右后观察。若试管内脑脊液仍均匀一致为脑内血管出血所致。若脑脊液下部为红色沉淀上部清澈为副损伤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