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第1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4-06-25
  

  • 全选
    |
  • 韩漫夫,饶明俐,张淑琴,赫秋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21-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电镜能谱技术,在大白鼠4VO模型基础上对海马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神经细胞亚结构内Ca2+等4种离子进行了定位及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后的3天内,细胞亚结构内离子变化不明显;而3天后在线粒体、树突、轴突和胞质中则Ca2+明显升高.提示:神经元内钙超载与细胞死亡有关。
  • 牛奎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尿失禁为首发症状的丘脑出血1例报告牛奎之患者,男,65岁,右利,退休干部。1991年7月3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晚上睡觉时其爱人发现被褥尿湿,醒后述右侧肢体麻木,不能控制排尿。有时迷糊,说话语无伦次。无头痛、呕吐。
  • 鲍海平,王迺昌,郎恩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25-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高到80%(P<0.005)。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Ⅰ、PLⅤ、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卜德军,张巴特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暂反复发作性脑缺血后脑出血1例报告卜德军,张巴特尔患者王××,男性,55岁,因突然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约20分钟后自行缓解,次日午睡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约15分钟后缓解。经做头部CT:未见异常,第3天于94年7月15日以TIA收住院。
  • 肖剑锋,欧阳珊,杨期东,武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28-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51例不同病程脑梗塞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浆中的过氧化脂质(丙二醛),并与对照组(功能性头痛及周围神经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测定脑脊液中的丙二醛可以判断是否有脑损害及其损害程度,反映脑梗塞的临床状况;为抗氧化治疗提供依据,并从临床角度推测过氧化作用可能参与了脑梗塞后的继发性脑损害。
  • 黄正松,戴钦舜,刘相轸,江涛,陈会荣,杨遇春,刘恩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31-3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中有14例属于难治性复杂性CCF,其中10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5例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采用上述两法治疗,14例保留病侧颈内动脉。所有病例均完全被栓塞而治愈。自制钨丝微弹簧圈是一种新型的血管内栓塞材料,有明显促进血栓形成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可脱性球囊。
  • 任智英,李献福,刁宝利,范国庆,何晓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脑内血肿发病的微小血管畸形的诊治任智英,李献福,刁宝利,范国庆,何晓波近年我们收治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156例,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微小血管畸形4例。例1.男,33岁,因头痛、呕吐20无,加重2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史。
  • 汤洪川,朱明伟,于惠玲,赵红,马志忠,李宁,陈巨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34-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43例血管性痴呆与同年龄组健康老年人的脑C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的脑室系统指数及白质疏松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血管性痴呆脑CT主要表现在中央性萎缩,白质疏松的发生率较健康老年人组高,血管性痴呆组中,左侧半球大灶性病损发生率高于右侧,小灶性病损最常见于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及视丘,两侧无显著性差异。
  • 黄益兴,檀培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36-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8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分别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DI)以及血小板粘附率。结果示:ACVD各组患者DI显著降低(P<0.001),而血小板粘附率显著升高(P<0.001);脑出血组患者随年龄增加血小板粘附率也相应增高(r=0.725,P<0.01);性别与各组之DI及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相关。
  • 许丽艳,吕晓红,李恩民,胡亚贤,饶明俐,杨同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39-3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探讨了大脑神经细胞接触硝普钠((SNP)一氧化氮的供给者)的剂量、时间与神经毒作用的关系,结果显示,接触时间为5min时,随SNP浓度的增高,乳酸脱氢酶(LDH)净增加率呈良好的二次回归;而在一定浓度下,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LDH净增加率呈良好的线性回归。这些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O)可产生剂量时间依赖的神经细胞损伤。
  • 尚加坤,杨永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胃复安引起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尚加坤,杨永君胃复安又名灭吐灵,近几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使用不当,可引起急性锥体外系反应。笔者遇到4例报告如下。
  • 徐旭日,邢振华,付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2-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用ELISA法对205例脑卒中及脑供血不足病人,进行了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并与100例健康者相对照。结果发现,脑血栓组ACA阳性率为39.4%,脑出血组阳性率为15.1%,TIA与脑供血不足组阳性率为8.8%,对照组6%,揭示脑血栓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脑血栓组中测定显示ACA中IgG型比IgA型阳性率为高(92%对17%和14%),提示IgG与临床密切有关。另外,还发现ACA阳性与青壮年卒中关系更为密切,且以多发性梗塞更为多见。结果说明ACA可做为脑梗塞危险性增加的指标。
  • 李凤有,刘伟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带状疱疹的神经系统表现(附6例报告)李凤有,刘伟华带状疱疹所致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多见,本文报告6例,以期引起临床重视。例1.男,55岁。右枕剧痛3天。皮肤疱疹1天。检查见右枕沿枕大神经走行有成簇红色疱疹。诊为疱疹性颈神经节炎。例2.女,57岁。
  • 马涤辉,饶明俐,张昱,祝世功,刘晓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5-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枢胆碱能系统损害所致的Alzheimer病大鼠模型,测定了大鼠脑组织内源T3含量及T45-脱单碘酶活性,发现它们在90天时开始下降,180天时明显下降。证实在Alzheimer病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表现为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功能不足,认为是T45-脱单碘酶活性下降所致,讨论了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与Alzheimer病之间的可能关系。
  • 汪凯,孟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7-3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血管病患者的镜像书写汪凯,孟玉一年来,对9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神经语言学检查,其中29例配合非选手书写检查,出现镜像书写(MW)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检查方法及病例介绍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编制《汉语失语症测译法》进行神经语言学检查[2]。
  • 刘晓勤,苗莉,季晓鹏,王迺昌,包礼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8-3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刘晓勤,苗莉,季晓鹏,王迺昌,包礼平急性脑血管病常伴高血糖症,血糖的水平受胰腺内分泌的调节。
  • 吴振中,脱长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表现为三肢瘫的周期性麻痹1例吴振中,脱长安患者,男,20岁。农民,晨3时许起床小便后自觉双下肢及左上肢无力,随即倒在地上,被同宿舍人抬于床上,未介意。次日晨起上述症状加重,急送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
  • 王凤楼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0-3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出血诱发因素探讨王凤楼本文旨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发作诱因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发现相关性因素,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 张新江,韩仲岩,陈廷,邵济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1-3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ELISA法对急性、恢复期脑梗塞血清HCMV-IgM、IgA分别进行检测,同时用APAAP试剂盒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正常老年人比较……
  • 潘殿卿,毛俊雄,李春岩,白法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3-3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氟桂嗪对实验性脑梗塞范围的影响潘殿卿,毛俊雄,李春岩,白法毅我们用兔大脑中动脉阻断型(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研究了新型钙拮抗剂盐酸氟桂嗪(FNZ)对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报告如下。
  • 崔云庆,白洪杰,王智,董京林,哈文波,翟秀伟,肖玉强,付立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崔云庆,白洪杰,王智,董京林,哈文波,翟秀伟,肖玉强,付立旗我院神经外科自1977年9月至1992年9月,本着“因型施治”的原则,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40例,报告如下。
  • 张学勤,杨蜀莲,黄惠芬,张树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7-3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巴金森氏病和痴呆张学勤,杨蜀莲,黄惠芬,张树懿巴金森氏病(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临床表现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其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于病程中发生痴呆,其发生率国外报告差异很大,在20~81%之间[1,4]。
  • 李桂龄,张淑琴,饶明俐,王凤蕾,徐鹏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59-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系统萎缩47例临床分析李桂龄,张淑琴,饶明俐,王凤蕾,徐鹏博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进行性神经元系统变性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分类及诊断标准[1]。结合文献,对我科1976~1989年47例MSA进行分析。
  • 李露斯,吴盛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1-3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额叶性癫痫的临床分析李露斯,吴盛荣额叶性癫痫是起源于额叶的癫痫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部性发作以及以上症状的综合[1]。由于表现的多样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常带来一定的困难。
  • 孙东华,高凤琴,李维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3-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肌炎15例临床与肌肉病理孙东华,高凤琴,李维起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累及骨骼肌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诊断标准是:(1)近端肌肉无力伴肌痛或萎缩。(2)肌纤维灶性坏死、再生和单核细胞浸润。(3)血清酶谱CPK升高。(4)肌电图有多灶性肌原性改变。
  • 王卫民,叶锦平,秦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表现为椎管内持续出血的脊髓血管内皮肉瘤1例报告王卫民,叶锦平,秦力患者女,50岁,因双下肢疼痛半年,活动障碍2个月于1992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开始觉左下肢疼痛,逐渐波及右下肢,二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大小便困难,并有颈项强硬。
  • 林翔,李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5-3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肿瘤337例的临床及磁共振诊断林翔,李明磁共振(M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院自1986年11月至1992年1月用MR检查诊断脊髓肿瘤3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将临床应用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何奇元,晁连波,王宪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7-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脑肿瘤何奇元,晁连波,王宪荣神经纤维瘤病(VonRecklinghausen)合并中枢神经肿瘤(脑肿瘤)者文献报道较少。我们近30年来共收治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有7例,详见附表。
  • 杨志刚,朱国庆,吕秀斌,吴松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功抢救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1例报告杨志刚,朱国庆,吕秀斌,吴松德患者,男,18岁。体重70kg,1993年7月20日入院。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呈频繁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门诊以癫痫持续状态收住院。
  • 赵淑清,马长城,李美琳,刘洪斌,李新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血清维生素A、E、C的浓度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赵淑清,马长城,李美琳,刘洪斌,李新兰维生素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均与维生素的缺乏直接有关[1],因此,研究血清中维生素的含量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也成了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 秦绍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系统真菌感染3例临床病理报告秦绍森例1.男性,29岁,因腹水、尿少、尿黄以急性肝炎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时常低热并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渐双眼光感消失,同时病人出现精神症状。
  • 韦玉兰,张大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韦玉兰,张大猷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PrimaryIntracranialHypotension,以下简称PIH),临床以突然发病,原因不明,预后良好为特征。
  • 孙远杰,董秀英,怀淑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与CT(附31例报告)孙远杰,董秀英,怀淑君一氧化碳中毒首先损害脑组织。部分病人经过假愈期可出现精神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总结我院1987年9月至1993年1月收拾的31例病人并总结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 李敬阳,刘群,李蒂,孙宏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酷似结核性脑膜炎的单纯疱疹脑炎2例报告李敬阳,刘群,李蒂,孙宏侠单纯疱疹脑炎(HSVE),是病毒性脑炎中常见的一种,本文将2例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HSVE报告如下。例1,男,27岁。94年4月22日入院。
  • 林晓东,杨露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4-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林晓东,杨露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ransientglobalamnesiaTGA)是指病人短期内突然不能接受新的信息而保留远期记忆,常在24小时内缓解的一种综合征[1]。
  • 王其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5-3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王其梗例1.吴某,男,75岁。于1992年9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h在看电视时,突感剧烈眩晕,伴呕吐胃内容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 王守春,张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6-3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王守春,张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简称VBI)是神经科常见病,但其概念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对VBI的历史与命名、解剖特点、发病机理、主要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 杨爱梅,益艳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长期鼻饲营养及其护理杨爱梅,益艳文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食困难和饮水返呛是造成肺内感染及营养不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长期鼻饲饮食。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 10(6): 381-3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年(第11卷)文题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年(第11卷)文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