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1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6-05-25
  

  • 全选
    |
  • 李恩民,吕晓红,林卫红,饶明俐,张淑琴,杨同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58-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的Griess法测定了脑梗塞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组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血浆中cGMP、内皮素、维生素E、维生素A以及脂质过氧化物等与一氧化氮相关物质的变化,探讨了脑梗塞急性期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升高改变的临床意义。
  • 郑华,夏绪刚,邢永前,陈富嫦,巫志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1-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 刘瑛玉,薛志刚,冯凯,周凤翔,宁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女,25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笨拙,近4年来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以左腿为重,症状逐年加重,不能登高,但无明显的智力低下,无尿便障碍,无家族史。
  • 夏绪刚,郑华,赵斌,邢永前,巫志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4-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一氧化氮(NO)与TIA发作的关系。测定23例TIA患者TIA发作期和TIA发作后第3d血清中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发现,TIA发作时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01);TIA发作后第3d,NO含量回升至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加但仍低于正常(P<0.005),而MDA含量持续高于正常(P<0.001)。结果表明,NO含量降低与TIA发作有关,TIA发作后缺血再灌注期NO可能参与组织损伤。本文提示,NO对TIA有防治作用,SOD能增强NO的治疗作用,TIA发作后宜积极抗氧化治疗。
  • 沈士华,王根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致病因素之一。我院共收治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23例,现报告如下。
  • 张玉华,万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7-2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巴曲酶对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发现脑梗塞病人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均高于正常人(P<0.01),处于高凝状态中。巴曲酶可有效降低高凝状态的血小板功能(P<0.01),其机理可能与显著降解纤维蛋白原和FDP增多有关。
  • 陈光辉,母敬郁,吴江,饶明俐,杨翰仪,冀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69-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检测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流1h~7d海马、皮层下(丘脑和纹状体)、新皮层突触体(Zaleska方法)主要磷脂组分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短暂缺血再灌流后各脑区存在着磷脂代谢的异常,再灌流期磷脂的降解甚于缺血期。磷脂组分中以PE、PC的减少为著,在PE、PC显著减少时也存在PS的减少;而SM无明显减少,随再灌流的延长有升高趋势。3个脑区磷脂含量的减少存在差别,反映了激动剂依赖性磷脂降解以及Ca ̄2+依赖性磷脂酶活化的区域性,是选择性神经元损伤的生化基础。PC/SM比值的缩小可能更敏感地提示了膜损害或修复过程中膜结构的变化。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统计学的表示方法根据国家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不用英文大写X或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不用SE或SEM;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x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 杨益阶,唐尊立,代红源,高恩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73-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2例脑梗塞和5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发现,两患者组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在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发病过程中,都存在着TNF-α介导的免疫反应。
  • 褚晓凡,曲松滨,戴艳萍,徐心,王海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75-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24例大块脑梗塞的脑局解病例,对其中16例HI的病理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证实:HI占本组大块脑梗塞的发生率为71.4%,脑血栓HI的发生率为60%。HI多发生在梗塞灶的边缘区及皮质区,以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为主。HI的发生与梗塞的体积及动脉血压增高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周边区或皮质区侧枝循环建立和脑水肿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液淤滞所致。本文还证实溶栓治疗与其它治疗比较并未见出血扩大。
  • 许二赫,许一多,闫伟,张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77-2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动态观察3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P物质(SP)含量,其结果表明:(1)急性期血浆ET-1、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急性期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SP含量显著低于恢复期。(3)急性期血浆ET-1含量与SP含量呈正相关。结果提示ET-1、SP共同参与和影响脑梗塞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ET-1、SP含量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梗塞的严重程度。
  • 王强,石秉霞,唐盛孟,李清美,陈玉芳,蒋建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79-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研究了首发脑卒中病人无症状性脑梗塞(SI)的发生率、病灶特点、危险因素、并发症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首发脑卒中病人中,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生率为30%。无症状性脑梗塞的病灶明显小于症状性脑梗塞(P<0.01),且87%病灶位于皮质下。高血压及ECG示缺血改变是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前者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伴SI首发脑卒中病人的近期预后比不伴SI病人差。本文提示无症状性脑梗塞多由高血压所致的小血管病变所致。
  • 周联生,周敏,赵玲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1-2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125例脑出血病人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B-100(ApoA-1、ApoB-100)、脂蛋白(a)[LP(a)]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poB-100、oxLDL显著增高,HDL、ApoA-1显著降低(P<0.01),LDL明显降低(P<0.05),TC、TG、LP(a)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血LDL、ApoB-100、oxLDL浓度增高和HDL、ApoA-1浓度降低与脑出血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 郑建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3-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1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组50例,青壮年组82例,均作了脑脊液检查,125例呈血性,7例呈红黄色。脑脊液压力、脑膜刺激征老年组较青壮年组为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老年组较青壮年组高,提示与老年人多有脑萎缩、高血压、动脉硬化侧枝循环不良有关。65例脑血管造影中颅内动脉瘤21例(32.3%),动静脉血管畸形16例(24.6%),烟雾病9例(13.8%)。
  • 孙圣刚,魏桂荣,彭海,童萼塘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我院1993年5月至1995年4月间,1425例无脑血管病发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者,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发现114例(8%)为无症状性脑梗塞(AI),现报道如下。
  • 徐晓云,段淑荣,赵庆杰,李国霖,沈翠茹,王德生,于洪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5-2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34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的智能障碍及P_(300)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以定向力恢复最好,回忆、数字和计算力恢复较差;在记忆项目中,即刻回忆和对年龄的记忆性正确率高,恢复较好,远期记忆力恢复差;P_(300)随智能障碍恢复其波形和潜伏期明显改善。认为P_(300)是智能障碍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较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 张敬军,陈青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7-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ELISA法分别对75例偏头痛患者和正常人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分别为32%和2.67%,差异显著(P<0.01);另外还发现ACA阳性的偏头痛患者无性别差异。结果说明ACA与偏头痛有关,并对ACA激发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做了探讨。
  • 赵玉武,郭述苏,赵焕蒂,周翠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观察了68例脑梗塞病人血LP(a)的变化,重点分析了LP(a)与梗塞类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脑梗塞病人68例,发病后1~10天,经头颅CT扫描。
  • 易兴阳,周东,袁光固,林毅,陈槐卿,罗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89-2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流室系统,定量研究了脑血栓形成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特性及Svate-3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较对照者明显增高(P<0.01);自体血浆能明显增加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对疾病组的影响更明显;Svate-3具有明显降低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提示: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强在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及脑缺血性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Svate-3具有明显抗粘附作用。
  • 郝清华,石义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广大专业工作者和图书情报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我国神经内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本学科的国内期刊文献作了初步调查……
  • 王维佳,王晓明,李永库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2-2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动态地测定32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糖、ACTH、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C—肽的含量。方差分析表明,病人组比对照组血糖、皮质醇、C—肽明显增高(P<0.01),ACTH、胰高血糖素明显降低(P<0.01)。回归分析表明,作为血糖调解的主因素胰岛素,在脑梗塞时被皮质醇取而代之。本文讨论了脑梗塞时血糖增高的内分泌机理及对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许治强,彭光莹,曾扬滨,伍东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4-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124例脑梗塞患者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查,并对其中36例患者予以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在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以及血浆比粘度等多项均比后者增高,且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0.01);而36例患者接受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后,这些增高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B水平在接受治疗后也有下降(P<0.05或<0.01)。
  • 温丽云,江岸英,刘翠花,康进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收集我科67例患者,以所患疾病和脑CT表现将其分为脑出血、脑梗塞和正常脑CT三组,在无语言障碍安静状态下由固定人员对其用修改版长谷川氏智能评价表(HDS—R)测试。
  • 周春奎,林萍,吴军,江新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7-2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3例萎缩性肌强直的病人,其中2例做了肌肉活检。3例均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均有EMG强直性放电。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本文报告3例中2例病人均无家族史,可能是遗传异质性的作用,致病基因未表达或外显不全。
  • 全丰芝,王颂平,迟丽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性,46岁,1995年8月入院。15天前,晨起后,突然全身大汗,胸闷继之头痛难忍、伴恶心、呕吐,持续约5分钟后进入睡眠状态,无大小便失禁。每天发作5~8次。
  • 李然,高素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299-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中风后所致数字失读病人,测验显示:患者有明显数字阅读障碍而文字阅读正常;计算能力及听写数字正常。认为:与文字比较,数字虽在结构上更简单,但由于更具抽象性而易受损。本例数字失读属语义性错读。
  • 许海雄,孙德麟,张增良,陈文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5例,共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突发头痛呕吐14例;昏迷11例;偏瘫10例;失语3例;脑疝征11例。
  • 吴耀晨,杨占泉,王长坤,王绍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1-3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0例,主要采用鼻小柱U形切口。文章对手术适应症、切口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等加以讨论。
  • 毛祖逖,陈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无环鸟苷(Aciclovir,ACV)为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我院用于治疗2例单纯疮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例1,男,50岁。
  • 修春明,潘树茂,关茂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自1991年4月至1995年8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19例,均行脑室低位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
  • 金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5-3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临床治疗也很困难,我们从1991年4月开始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结果如下。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压力的表示法1、腰穿测颅内压因脑脊液内含蛋白、氯化物及矿物质等,比重较水重,故颅内压100mmH2O=1.0kPa,史玉泉主编的神经病学已用此标准,mmH2O尽量不用。
  • 梁景荣,杨庆修,黄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1994年以来用蝮蛇抗栓酶3号(Svate—3)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85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85例,男35例,女50例。年龄40~85岁(平均58岁)。
  • 龙南展,石湘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8-3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脑出血、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各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清高胆固醇(TC)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病理、生化基础。
  • 李立芳,张东君,李素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自1980年至1994年确诊肝豆状核变性(HLD)96例,其中早期误诊3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女各15例。发病年龄4~42岁,其中20岁以下者19例,肝病史3例,同胞兄妹共患2例……
  • 王雅杰,张伟,李晓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1993~1995年收治的60岁以下64例脑出血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27~60岁,平均43岁,30岁以下2例,51~60岁39例。
  • 张璐,梁宏伟,罗祺,王长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癫痫为症状的小型大脑半球浅表上皮样囊肿比较少见,国内未见报道。我院1993年一年内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24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抽搐发作数分钟。
  • 陈志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曾收治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3例,全部经CT诊断。报告如下。3例患者均无产伤及头部外伤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例1,男,13岁。因发作性失神、短暂运动不能及猝倒2月入院。
  • 柳忠兰,曹云鹏,周兆杰,杭宁,张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1975年Dyck首先以CIDP命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以来,国内报道甚少。而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则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5例报道如下。
  • 刘亢丁,苏志强,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4-3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细胞因子。是近年来研究较深入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由于最初的发现和分离都证实它在肿瘤中有直接作用,故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
  • 李海涛,吕国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6-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可将其治疗措施简单总结为:改善脑血液循环和细胞保护两大方面。80年代后至90年代随着对缺氧损伤机制的不断探索,钙拮抗剂、谷氨酸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新药逐渐问世……
  • 李欣,卢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我院经MRI明确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5例,并随访1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7~69岁。意识不清4例,眩晕、视物成双1例,5例均有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大小不等……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 12(5): 3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复活片NaofuhuoTablets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脑复活片脑复活片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生物化学制药厂新近推出的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