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张文娟,肖波,李秋香,杨欢,毕方方,孙新刚,尹小玲,梁静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12): 1114-1117.
摘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发病机制、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并总结6例DM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4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肌强直,叩击有明显肌球。1例患者其爷爷奶奶为姑舅亲结婚,2例有脱发;1例伴有智力障碍、吞咽困难及讲话不清;2例有张口费力,EMG均示肌源性改变,可见肌强直电位发放;肌活检光镜下可见肌纤维大小不等,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未见明显再生肌纤维,部分小角纤维、变性及坏死肌纤维,典型核内移、核聚集、链状核;少数NADH、SDH、COX染色酶活性呈局限性增高或减低,ATP酶染色可见肌纤维群组化,其中1例以I型肌纤维占优势;1例Ⅱ型肌纤维有群组化趋势。结论 (1)骨骼肌活检病理检查对该病诊断及鉴别有辅助诊断价值;(2)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多样,需注意除骨骼肌病变以外的其他表现:如内分泌异常等;(3)DM确诊需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