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唯一指定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WPRIM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本刊简介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议流程
版权协议
投稿须知
稿约
论文模板
编委会
审稿专家
2011年, 第2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25
全选
|
Select
编码酶复合体I亚单位的线粒体基因新突变导致的MELAS综合征
赵丹华,王朝霞,李务荣,洪道俊,郑日亮,孙永安,张巍,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72-7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报道4例由编码酶复合体I中NADH脱氢酶(ND)亚单位的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所导致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及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4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21岁之间,病程在7~20年。其中1例为MELAS、3例为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对4例患者进行肌肉活检和mtDNA全长测序检查。结果 骨骼肌病理检查发现1例同时存在破碎红纤维(RRFs)及SDH深染的血管(SSVs),2例仅有SSVs,另1例未见异常。4例患者均携带mtDNA编码的ND基因突变,分别为位于ND3编码区的T10191C(p.S45P)、ND4编码区的A11470C(p.K237N)、ND5编码区的T13046C(p.M237T)点突变以及累及ND5和ND6编码区的单一大片段缺失(13025-13033:14417-14425),后3种突变均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结论 ND基因突变是导致部分MELAS或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这些患者的骨骼肌病理检查常缺乏典型的线粒体脑肌病的病理改变,如RRFs。
Select
回、汉族癫痫患者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齐明山,顾浩,董通,许贤瑞,王燕,张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76-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CYP2C9*3和CYP2C19*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回、汉族癫痫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探讨两种基因型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宁夏地区回、汉族癫痫患者18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CYP2C9*3和CYP2C19*2基因型,并进行回、汉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其中113例单用苯巴比妥患者的血药浓度,再将其标准化后,分析两种基因型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1)回、汉族癫痫患者中CYP2C9*3和CYP2C19*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根据所携带的CYP2C9和CYP2C19突变等位基因的数量,将113例单用苯巴比妥的患者分为强代谢(EM)组、中间代谢(IM)组和弱代谢(PM)组,IM组和PM组苯巴比妥血药浓度明显高于EM组,且突变基因携带数量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在CYP2C9和CYP2C19变异基因携带者中增高,根据患者CYP2C9和CYP2C19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药物浓度,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苯巴比妥初始剂量。
Select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再生抑制因素的影响
梁松岚,郝光,杨风刚,金永华,冯念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81-7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后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p)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蛋白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移植组,各组再分为3d、7d、14d和21d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移植组自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1ml,溶剂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go-A、OMgp和MAG的表达水平。
Select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在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额叶和海马的表达
俸军林,王晶,蒋静子,康俊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86-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βRⅠ)蛋白在红藻氨酸(KA)致癫痫大鼠额叶及海马组织的表达,以探讨TβRⅠ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再分为致痫后6h、12h、24h、72h、1w共5个亚组;采用红藻氨酸侧脑室注射建立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用Western Bloting技术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致痫大鼠额叶及海马组织中TβRⅠ蛋白的表达情况。
Select
不同性别脑出血与凝血因子Ⅹ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秦培英,唐玉兰,黄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90-7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人凝血因子ⅩⅢA亚单位(FⅩ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原发性脑出血的关系,FⅩⅢAPro564Le在两性间的突变频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4例男性和26例女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及55例男性和25例女性健康对照者FⅩⅢA第12号外显子Pro564Leu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男性脑出血组Leu564等位基因频率(23.15%)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4.55%)(P<0.01),女性脑出血组Leu564等位基因频率(23.08%)亦高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 FⅩⅢAPro564Leu突变可增加男性及女性脑出血的危险性。男女脑出血发病率不同可能与Pro564Leu多态性无关。
Select
银杏叶片对衰老大鼠海马CRE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怀颖,郝岩君,张悦,辛海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93-7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银杏叶片对衰老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3月龄)、老年对照组(13月龄)和银杏叶组(13月龄)。银杏叶组大鼠每日灌胃银杏叶片,其余两组动物灌胃等量蒸馏水,共8w。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REB、pCREB表达。结果 (1)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银杏叶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2)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水平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银杏叶组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上升(P<0.05)。结论 银杏叶片可改善老龄大鼠空间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CA1区CREB、PCREB有关。
Select
脑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影响
李富强,白宏英,娄季宇,曾志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796-7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在脑缺血后处理干预下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SD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延迟缺血后处理组。于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后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改变情况,再灌注24h后检测脑梗死面积。结果 脑缺血后处理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减轻(P<0.05);延迟脑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脑缺血后处理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有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Select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
孔燕,赵伟佳,廖杨平,苏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00-8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人手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等方法,全面收集有关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由两名评价员按纳入标准,进行各自独立检索和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在严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Select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头部MRA眼动脉显示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唐文雄,唐春花,赵静,郭淮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06-8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与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眼动脉显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205例,颈动脉超声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头部3D-TOF MRA观察眼动脉是否显示。计算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下头部MRA眼动脉的显示率,并对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Select
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血浆sFas和sFasL水平分析
王兆平,王文静,王前友,潘健,孙一兵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09-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变化与急性脑出血(A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ACH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随机选取同期ACH无迟发性脑水肿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12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sFas和sFasL浓度,比较各组之间sFas和sFasL浓度差异。结果 ACH后迟发性脑水肿组14d血浆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ACH无迟发性脑水肿组和对照组(P﹤0.01),ACH后迟发性脑水肿组较ACH无迟发性脑水肿组于发病7d后血浆sFas和sFasL水平下降速度缓慢,血浆sFasL水平稍有上升。结论 sFas和sFasL可能参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动态性检测血浆sFas和sFasL水平,可对于发现潜在的ACH后迟发性脑水肿具有一定的意义。
Select
老年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于洪泉,张宇,许冰,赵刚,张显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13-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原因及其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间行经病理证实的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48例,全部经术前CT、MRI检查及手术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常规腰穿检查颅内压及复查头部CT。结果 术后颅内压增高40例(83.3%),术后CT显示脑组织水肿较术前加重32例(66.7%)。术后出现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致神经功能障碍18例(37.5%),其中经应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的治疗观察1~2w内完全恢复12例(66.7%),4例(22.2%)出院后复查时完全恢复,2例(11.1%)出现脑梗死。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易造成神经功能缺失,术中皮质引流静脉的保留及保护能有效的减轻术后局部脑水肿的发生;术后早期应用扩容、抗血管痉挛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可有效防治术后脑水肿及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
Select
Gerstmann综合征临床与神经心理学研究
曹辉,李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15-8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Gerstmann综合征(GS)的临床与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症成套测评(ABC)、书写及视空间检查,对259例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或脑损伤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1)259例患者中有19例患有Gerstmann综合征(GS),其中9例有GS四主征、10例有GS的核心症状、命名性失语(AA)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CM)2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CS)4例、Wernicke失语3例、构音障碍2例、无失语5例;(2)病变部位:左顶枕、左侧颞顶、左侧颞顶枕、左侧额顶枕和左侧基底节共17例,右侧基底节、顶叶损害2例。结论 (1)Gerstmann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征;(2)其病变部位不仅仅限于优势半球顶叶。
Select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基因3’端+1583A/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曾志良,陈煜森,林智君,冼文川,钟望涛,赵斌,许志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17-8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群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基因3’端+1583A/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中国汉族人群22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例组)和1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TAFI+1583A/T多态性。结果 TAFI+1583 A/T在病例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4.7%,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913)。病例组AA基因型为6.7%,对照组为3.8%,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202)。结论 TAFI+1583A/T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
Select
丰富环境干预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刘海燕,蔺勇,张扬,程永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20-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干预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了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缺血组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IE)和标准环境组(IS),假手术组亦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SE)和标准环境组(SS)。术后3d,IE组SE组置于丰富环境笼饲养,IS组和SS组置于标准笼饲养。于干扰14d(即缺血28d)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评实验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 经过4d的认知训练后我们发现,与IE组和假手术组相比,IS组动物找到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经由路线增加(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的运动轨迹显示,在撤除平台后IE组和假手术组均能记忆原平台的位置,寻找路线大多集中在原平台象限,平台对面象限最少,而IS组路线较散乱,运动轨迹以随机式和边缘式为主。结论 丰富环境干预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Select
中国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Meta分析
刘旭,李蕾,刘芳,邓淑敏,朱瑞霞,李瞿,何志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23-8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我国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11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血管性痴呆ApoE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的合并OR值为2.20[95%CI(1.81,2.66)];中国汉族人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的合并OR值为3.11[95%CI(2.06,4.69)]。结论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血管性痴呆相关,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有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倾向。
Select
金雀异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于桂春,王潇然,侯晓华,周珊珊,张黎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27-8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素(GST)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MASMC)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性酶分离法获得SD大鼠单个MASMC,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研究GST对IK以及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1)GST(100μmol/L)可以快速可逆的抑制IK(P0.05)。(2)在电极内液不含ATP的条件下,GST(100μmol/L)和tyrphostin25(10μmol/L)对IK的抑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GST能浓度依赖性地去极化膜电位(P0.05)。结论 GST可以快速可逆的抑制IK,使膜电位去极化,其作用与酪氨酸磷酸化相关。
Select
首选多药联合治疗新诊断婴儿痉挛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研究
姜慧轶,刘仕成,杜琳,李慧,贾飞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30-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首选多药联合治疗新诊断婴儿痉挛的疗效、对预后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 (1)收集自2007年9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新诊断的婴儿痉挛患儿的病例资料,首选多药联合治疗,并进行追踪随访,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2)治疗方案:采用ACTH、托吡酯、维生素B6、丙种球蛋白多药联合治疗。结果 (1)108例中90例完全控制,8例有效,10例无效,完全控制率83.3%,总有效率90.7%;(2)随访全部患儿5个月~3年,无1例死亡,痉挛发作完全控制者中复发率为7.8%(7/90);随访其中21例发作完全控制者入院时及痉挛发作完全控制后1个月时Gesell量表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完全控制6个月时与治疗前Gesell量表测定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多药联合治疗新诊断婴儿痉挛发作具有较高的完全控制率及有效率,症状性婴儿痉挛完全控制所需时间长于隐源性婴儿痉挛。(2)采用多药联合治疗新诊断婴儿痉挛可提高患儿智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Select
经颈内动脉溶栓联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应用
范百亚,郭晓贤,强彩芹,杜伟,马世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34-8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1]。随着MRI、MRV及DSA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
Select
超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附72例临床分析)
吕然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36-8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6~2010.12住院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患者,均为发病2h内入院,年龄29~70岁。男54例,女18例。
Select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杨金锁,温慧军,张建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38-8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不稳定斑块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机制。1969年McCully首先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1],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的特异指标[2]。
Select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涂文军,史晓东,张文娟,汪道文,蔡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0-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60%[1],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可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近年被确定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Select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脑耗盐综合征40例
马春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低钠血症为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耗盐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两者临床表现很相似,通过传统诊断标准较难区分,临床上极易将二者相混淆,从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Select
以癫痫为首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报告
白玉海,耿志伟,孙薇,曹丽华,刘东红,白艳玲,张鸿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农民。因"发作性意识不清伴有抽搐4h"于2009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h无诱因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窜,小便失禁,持续约3min后意识转清,感到头痛,周身无力,并发现舌被咬伤。急诊救治,途中抽搐发作4次,表现相同,间歇期意识不清。急诊头部CT未及异常,以"癫痫"收入院。
Select
动脉瘤性SAH致脊髓血管痉挛病例报告
刘安民,毕桂南,余周伟,廖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4-8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HA)临床表现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少数病例可以表现局灶神经损害体征如偏瘫等,但表现双下肢进行性截瘫者更为罕见。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突发昏迷伴频繁呕吐2h于2010年7月2日入院。患者发病当晚与朋友一起少量饮酒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呕吐数次胃内容物,无抽搐,遂入急诊科。
Select
特殊起病形式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2例报道
张颖,金涛,邓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6-8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中的常见类型[1]。SDAVF男性多见,通常起病隐袭,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渐进性的无力、麻木等[2],至就诊时尿便障碍常较突出。本文报道2例特殊临床表现的SDAVF,并针对其特殊的起病形式作一讨论。
Select
TCD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静脉畸形1例报告
邢英琦,王丽娟,冯加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48-8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未破裂时常以头痛为主要表现,患者此时多到神经科就诊。临床上需要一种便捷、高效、价廉的检查手段确诊。
Select
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
许二赫,张弥兰,董会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50-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pathy Disease,MNGIE)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线粒体肌病,又被称为"多发性神经病伴眼肌麻痹、白质脑病、假性肠梗阻(polyneuropathy ophthalmoplegia leukoencephalop-athy and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POLIP)"……
Select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因子的研究
陈立,杜娟,吕晓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53-8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是一类具有分裂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神经干细胞的最直接应用是利用神经干细胞的多方向分化潜能特性,进行神经干细胞的移植,以恢复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Select
超声辅助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何奕涛,邢英琦,郭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56-8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超声由于其特有的理化效应,用于脑梗死的辅助治疗已有30年的历史。但是,其治疗的时间窗、有效性、安全性尚存在争议。经颅多普勒超声是近几年来被用于辅助溶栓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具有实时监测、定位准确及安全的优势。
Select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机制
赵晓霞,宋春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59-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脑缺血后的神经、血管调节机制较为复杂,其中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起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具有血管活性的激肽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影响一系列因子及细胞,发挥扩血管,神经保护,促进局部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的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
Select
加巴喷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美艺,谢娜,牛敬忠,杨明峰,李汶霞,张颜波,孙保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28(9): 862-8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即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1-(aminomethyl)cyclohexane acetic acid),是人工合成氨基酸,分子量为171.34,系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衍生物。1993年、1994年先后于英国和美国上市,用于抗癫痫治疗;2002年经FDA批准,成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一线用药;我国于2003年成功开发该药[1,2]。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本刊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