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25
  

  • 全选
    |
  • 许开喜, 丰广魁, 左涛生, 顾宝东, 孟云, 徐行茹, 陈隐漪, 徐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对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体积的预测价值。方法 47例MCAO的AIS患者,根据梗死体积的小、中、大和有无PCAL及患者有无PCAL分组,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程度差异及判定梗死体积与PCAL的关系。结果 47例MCAO的AIS患者中,小、中、大体积梗死PCAL阳性分别为12例、3例和5例,经卡方检验,病灶体积各程度之间PCAL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1,P=0.004<0.05);经趋势性卡方检验, PCAL阳性率随着病灶体积程度增加而减小(统计量为9.813,P=0.002<0.05);47例MCAO的AIS患者中,PCAL阳性、阴性的梗死体积分别为14.18±22.00 cm3、66.31±72.15 cm3,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脑梗死体积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873,P=0.000<0.05),PCAL阳性组病灶体积小于阴性组。结论 MCAO的AIS患者出现同侧PCAL阳性代表PCA向MCA缺血区周围侧支循环建立且梗死体积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AIS患者的预后。
  • 吕园园, 齐晓岚, 李毅, 官志忠, 张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使α3 nAChR基因上调的重组质粒α3 nAChR-pcDNA3.1并转染至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研究α3 nAChR基因上调对细胞突触素(SYP)水平的影响。方法 设计α3 nAChR上下游引物,通过逆转录PCR的方法获取人α3 nAChR特异核苷酸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α3 nAChR-pcDNA3.1;瞬时转染至SH-SY5Y细胞后,用Real-time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α3 nAChR 及蛋白水平,并检测上调细胞中SYP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使α3 nAChR基因上调的重组质粒α3 nAChR-pcDNA3.1;将α3 nAChR-pcDNA3.1质粒转染到SH-SY5Y细胞后,与空载质粒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α3 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422%和106%(P<0.05);SY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115%和43%(P<0.05)。结论 α3 nAChR表达的上调可使细胞SYP的表达增加,说明了α3 nAChR与SYP密切相关,在AD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李雯, 魏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物托吡酯(topiramate,TPM)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 ASIC1a)的调控作用。方法 CHO细胞转染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不同亚型后,通过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TPM对ASICs各亚型调节作用,以及对ASIC1a的具体调节模式;通过Western blot定量分析TPM对ASIC1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PM仅对ASIC1a同聚体通道产生的内向电流具有增强效应;这种增强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与胞外pH值相关;TPM必须与酸共给的情况下才能对ASIC1a发挥增强效应;并且TMP不影响ASIC1a的蛋白表达。结论 TPM对ASIC1a同聚体通道产生的内向电流具有直接增强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癫痫发作的作用机制之一。
  • 范丽君, 卢文玉, 唐玉兰, 黄帆, 李一锋, 卢珍梅, 韦俊杰, 郑明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对髓鞘抗原刺激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作为抗原诱导免疫ApoE基因缺失型(ApoE-/-)和野生型(WT)型的C57BL/6J小鼠,免疫后第7天取小鼠脾脏,分离并体外培养淋巴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ApoE-/-实验组(E-ApoE-/-)、WT实验组(E-WT)、ApoE-/-对照组(C-ApoE-/-)、WT对照组(C-WT)。予以MOG35-55刺激E-ApoE-/-组和E-WT组淋巴细胞,C-ApoE-/-组和C-WT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24 h后离心并收集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浓度。结果 (1)小鼠被诱导免疫后,ApoE-/-小鼠和WT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均能分泌TNF-α、IL-17、MMP-9,ApoE-/-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的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外用MOG35-55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后,E-ApoE-/-组和E-WT组淋巴细胞TNF-α、IL-17、MMP-9的浓度明显升高,且E-ApoE-/-组较E-WT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TIMP-1的量未见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可以调节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进而可能影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 徐蛟天, 边立功, 张琰, 王威, 陈孝祥, 陈鑫月, 李庆, 邓兴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纯化方法,提高小胶质细胞的产量以及纯度。方法 在传统Miriam Mecha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操作,混合培养小胶质细胞,并分别采用手拍法、摇床法以及温和胰酶消化法,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标记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Iba1、CD11b/c进行鉴定。结果 (1)分离培养第1天小胶质细胞呈不规则圆形,折光不均匀,继续培养3~5d,小胶质细胞逐渐出现单极或多极突起,7d时部分细胞转为静止状态,呈分枝状;(2)纯化后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息状态,细胞免疫荧光CD11b/c、Iba1双阳性;(3)不同纯化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并计数显示:手拍法纯化小胶质细胞,细胞阳性率(>96%)明显高于胰酶消化法( >90%,P<0.05),前者细胞产量明显高于摇床法(P<0.05)。结论 通过改良传统Miriam Mecha的混合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和纯化方法,可以提高小胶质细胞产量以及纯度。
  • 杨鹏, 吴世政, 侯倩, 陈晓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短期间断低压缺氧预处理对MCAO手术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损伤侧皮质、海马CA1区H3R17me2的表达。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假手术组(SC组,12只)、单纯缺氧预处理组(HPC组,12只)、单纯梗死组(MCAO组,12只)、缺氧预处理后梗死组(HM组,12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病理模型;Z-Longa评分及尼氏染色观察神经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3R17me2蛋白在梗死侧皮质及海马CA1区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3R17me2在梗死侧皮质的表达。结果 在损伤侧皮质及海马CA1区,与MCAO组相比,HM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P<0.05),神经元损伤较轻,残存神经元增多,H3R17me2表达下调(P<0.05)。结论 短期间断低压缺氧预处理可减少MCAO手术后局灶性缺血带来的神经损伤,H3R17me2蛋白可能参与了HPC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 徐佳亮, 蔺慕会, 陈晓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样本数为28103例.支架组术后3 m脑卒中、死亡事件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略高于内膜剥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术后1 y脑卒中、死亡事件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高于内膜剥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在术后短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内膜剥脱术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显著优于支架置入术。
  • 何育生, 封亮, 江虹, 李云霞, 张旭, 聂志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扣带束和钩束的白质微观结构改变,并探讨其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60例Fazekas评分为2~3级的LA患者及30例对照组。LA组分为伴有抑郁(n=33)和不伴有抑郁(n=27)2个亚组。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抑郁评估、3.0T头部MRI常规检查及DTI检查。使用PANDA软件处理DTI数据,提取双侧扣带束和钩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数值。结果 LA 组双侧钩束及扣带束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A伴抑郁亚组双侧扣带束和右侧钩束的FA值显著低于不伴抑郁亚组(P<0.05);LA不伴抑郁亚组和对照组双侧扣带束、钩束之间的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程度与右侧钩束(r=-0.27,P=0.037)、扣带束(左侧r=-0.329,P=0.01;右侧r=-0.259,P=0.046)FA值呈负相关,与左侧钩束FA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钩束和扣带束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与LA相关性抑郁存在关联性,但相关程度较弱(r<0.4),提示LA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存在多元化的病理生理基础。
  • 范勤毅, 干静, 王晓蓉, 李琳, 张煜, 刘振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抗氧化剂α-硫辛酸添加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组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2例)和添加治疗组(32例),添加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共14 d。观察入组患者发病48 h脑卒中患者NIHSS、改良Rankin评分;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hs-CRP、炎性因子(IL-1、IL-6、TNF-α)和血清8-OHDG、MDA和SOD。治疗14 d后重复上述血液指标和NIHSS评分。发病12 w进行mRS和ADL评分。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在治疗14 d时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及发病12 w时mRS评分差值均提示添加治疗组针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常规治疗组好,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ADL评分在添加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治疗14 d后,添加治疗组8-OHDG、MD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中8-OHDG、MDA和 SOD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炎性因子(IL-1、IL-6、TNF-α)和hs-CRP差值在两组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添加α-硫辛酸进行抗氧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症状缺失程度的改善及恢复有较好的效果,能更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刘蕾, 郑秀海, 范鹰, 高强, 李梅, 马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36-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观察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非对称二甲基精氨(ADMA)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以后的科研及临床干预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展提供更多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收集172例,其中男99例,女73例;年龄48岁~89岁,平均66.62±9.99岁。入选者均同意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的调查。收集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年龄、学历、性别、冠心病、糖尿病史等临床资料。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同时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DMA浓度。结果 按MoCA评分分组的各组中,年龄(P<0.001)、学历(P<0.001)、收缩压(P=0.026)、ALT(P=0.01)、AST(P=0.011)、内生肌酐清除率(P=0.002)、血清ADMA浓度(P=0.028)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按MoCA量表评分的各组间,随着评分越低,血清ADMA的含量越高(P<0.05)。结论 MoCA评分反映早期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灵敏。按照这一量表分组,ADM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成正比。说明内皮功能受损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
  • 张薇, 刘丹, 张广炜, 张伟, 李红芳, 杨志甫, 郭新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载脂蛋白A1抗体(Anti-apolipoprotein A-1 IgG,抗apoA-1 IgG)、基质金属蛋白酶9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部血管,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n thickness,IMT)及斑块性质,并分为4组:IMT正常组(颈动脉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其中后3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用ELISA方法检测抗apoA-1 IgG、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抗apoA-1 IgG、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4组中由1组到4组的抗 apoA-1 IgG、MMP-9的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1);分别以IMT、斑块稳定性为因变量,以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抗apoA-1 IgG、MMP-9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抗 apoA-1 IgG (μg/ml)OR=23.226, 95% CI 4.204~128.305,P<0.01,MMP-9(ng/ml) OR=2.287,95% CI 0.890~5.872,P<0.05;抗apoA-1 IgG(μg/ml) OR=3.301,95% CI 1.212~8.991,P<0.01,MMP-9 (ng/ml)OR=2.345,95% CI 1.129-4.871,P<0.05]。抗apoA-1 IgG、MMP-9血清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抗 apoA-1 IgG:r =0.407,P<0.01;MMP-9:r =0.316,P<0.01)。结论 抗apoA-1 IgG、MMP-9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二者的浓度可能成为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 阳柏凤, 文延斌, 刘运海, 曹红桂, 雷达, 李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湘雅医院妇产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所有行头部影像学检查的子痫前期/子痫/PRES患者,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妊娠相关的PRES患者,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共检索到90例子痫前期/子痫/PRES患者,最终确诊的妊娠相关PRES患者36例。28例子痫患者中有26例(92%)被确诊为PRE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81%),其次依次为癫痫发作(73%)、意识状态改变(57%)、恶心/呕吐(47%)、视物模糊(33%)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PRES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后部为主的皮质和皮质下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不典型的累及部位包括额叶(72%)、颞叶(67%)、基底节(50%)、小脑(47%)、脑干(14%)和丘脑(8%)。不典型的影像学特点包括弥散受限(33%)、出血(19%)和对比强化(16%)。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25%)、肺部感染(25%)、贫血(19%)、发热(17%)、急性肾衰竭(8%)、HELLP综合征(6%)及DIC(3%)。大部分患者经积极诊治后可明显好转,但有1例并发DIC的患者最终死亡。结论 大部分子痫患者可能进一步诊断为PRES;妊娠相关PRE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徐天阳, 刘恒方, 张敏, 石磊, 李明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常规磁共振、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特点,探讨EAS-EMG、SSR对于MSA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资料完整的MSA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2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头部常规磁共振(MRI)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查,将MSA患者一般资料、MRI、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MSA-P型2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帕金森样症状;MSA-C型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32例患者均完成头部常规磁共振检查,28例存在MRI异常.T2WI序列上的壳核"裂隙征"主要见于MSA-P型(P<0.05);而脑桥"十字征"主要见于MSA-C型(P<0.05)。30例MSA患者完成EAS-EMG检查,28例呈现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MUPs)平均时限延长、多相波比例增多、出现卫星电位。31例MSA患者完成SSR检查,27例呈现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起始潜伏时平均值延长、波形缺失。结论 结合临床特点、头部常规磁共振检查结果及EAS-EMG、SSR检查,可提高MSA的诊断率.当EAS-EMG检查受到限制时,SSR检查可以提供补充诊断及可靠的参考依据。
  • 周刚, 王佳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52-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该病治疗关键在于疏通堵塞血管,目前溶栓治疗是恢复血流重要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常用药物,能够溶解血栓,改善神经功能[2]。
  • 马如雪, 于秀军, 赵立明, 尹阔场, 张海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中有一组不能满足NMO的诊断标准但与其有着相似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疾病,因此,Wingerchuk等在2007年首次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概念。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小组(the international panel for NMO diagnosis,IPND)于2015年对Wingerchuk诊断标准进行修订提出新的诊断标准,并将NMO纳入NMOSD中。新标准提出NMOSD的6个核心特征包括: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最后区综合征、急性脑干综合征、发作性嗜睡或急性间脑症状伴MRI显示的NMOSD典型的间脑病灶,以及大脑综合征伴 NMOSD典型的大脑病灶。最后区综合征与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是NMOSD最常见的3种临床表现,在AQP4抗体阴性或无法检测的NMOSD的诊断中,其价值等同于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本文旨在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以最后区综合征(不明原因的呃逆、恶心或呕吐)起病的6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张翠灵, 余少华, 王莉, 曹艳婷, 宋晓南, 曹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以对称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临床特点,是脊髓灰质炎基本被消灭后急性迟缓性瘫痪最主要的原因。全球年发病率为0.81 ~1.89/10万人。GBS的预后相对较好,且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应用,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大约20%的患者遗留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发病原因考虑与感染性病原微生物有关,也有研究报道神经节苷脂可能诱发GBS,且此类患者病情较重、预后差。本研究将近5 y内本科收治的神经节苷脂相关的GBS14例报道如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武燕清, 李红戈, 夏远鹏, 张晓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纤维化疾病,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可能与免疫相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外科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MRI有特征性表现可协助诊断,手术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现将近年来在我科诊治的3例肥厚性硬膜炎报道如下。
  • 金首跃, 蒋波, 龙治元, 杨利, 张海南, 尹炜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指患者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出现皮质下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通常来说其临床及影像学改变具有可逆性[1]。MRI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对此病的认识,已证实此病并非完全可逆,且病灶并不局限于大脑后部脑白质,亦不局限于血管源性水肿改变。本文将报告2例PRES患者并对该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并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陈士帅, 刘训灿, 王欣欣, 郝泽宇, 王守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延髓背外侧为延髓梗死最常见部位,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少见,占所有脑梗死类型的0.5% ~1.5%,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则属罕见[1]。现报道1例典型"心型"影像征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
  • 赵名娟, 陈泽, 邹越华, 周翠玲, 程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罕见的由朊蛋白感染所导致的以快速进展性痴呆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或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具有病程短、进展迅速、致死性和无法医治的特点[1~3]。CJD是一种可传播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对于预防本病的传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本病临床表现不一,确诊需依靠脑活检,加之本病发病率相对不高、临床医生经验不足导致了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就近期我科确诊的1例散发性CJ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对该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验和磁共振检查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从而进一步减少该病的传播。
  • 王耀振, 解文菁, 张颖, 张医芝, 陈秋惠, 范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双侧面神经麻痹时称为"十五个半综合征",临床上较为罕见,现将我们临床上遇到的1例"十五个半综合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头晕伴视物双影3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及脑出血病史10 y,遗留言语、右侧肢体活动差,生活可自理。吸烟史40余年,戒烟10 y。饮酒史30余年。入院查体:血压:190/110 mmHg,神清,构音障碍,双眼向左、向右注视时复视,左眼内收受限,右眼内收及外展均受限。
  • 耿张燕, 王晓, 王铭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月, 刘珊, 王慧琴, 程艳伟, 刘亢丁, 吴秀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皮肤、关节、肺、肾以及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器官,当病变累及神经系统且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症状时,则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 (neuropsychias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PSLE)。
  • 张敬典, 张廷龙, 李春晓, 张颖, 冯加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很低,约为1~5/10万。AIP是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3个酶-羟甲胆色素合成酶(HMBS)缺乏导致卟啉、卟啉前体 δ-氨基-γ-酮戊酸(ALA)及胆色素原(PBG)生成增多,堆积于肝脏并进入血液循环,出现顽固性腹痛、肝损害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临床上AIP罕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容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曹娟, 李佳珍, 肖萧, 刘传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梅毒是梅毒苍白螺旋体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随着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越来越缺乏特异性。因此,不典型的神经梅毒的病例报告日趋增多。本文报道1例以多组颅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病例。
  • 张微观刘, 于雪凡, 许月光, 庞效敏, 戴妍源, 崔俐, 张海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78-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PMR)是以全身疼痛和僵硬伴血沉明显增快(≥50 mm/1 h)为特征的多系统炎性疾病,对小剂量激素敏感,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1]。PMR诊断尚无"金标准",易误诊,需与感染、肿瘤及其他风湿类疾病等相鉴别,现报道1例PMR并文献复习。
  • 李芳芳, 赵海苹, 罗玉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81-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最早于1993年Lee等研究线虫发育时发现,随后在果蝇、小鼠、人类、植物等基因组中发现了更多的此类RNA,这些RNA均为内源性表达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RNA,被称为miRNA。MiRNA主要在后转录水平通过不完全或完全互补形式与mRNA 3'UTR结合从而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虽然miRNA仅占细胞总RNA的一小部分,但成熟miRNA的拷贝数通常远远超过其互补的mRNA的拷贝数,且一个miRNA可以调节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目标mRNA,据预测在哺乳动物约有60%的mRNA受miRNA的调节[1],因此这些含量较高的miRNA可以通过强大的翻译调节能力修饰大量的基因。其中microRNA-494(miR-494)是一种来源于14q32.31的miRNA[2],最近研究表明 miR-494参与脑缺血、脑肿瘤、神经变性病、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3~6]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miR-494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薇薇, 吴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84-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发作尤其是发作早期头及双眼向一侧偏转为常见的发作性症状。19世纪Hughlings Jackson已指出发作中常见头转动(head turning)有定侧价值。他认为发作开始时头转向"发放性病变(discharging lesion)的对侧"。Foerster 及Penfield(1930)将头眼强迫性转动(forced turning movement)称之为反向偏转(adversive),头眼从发作起源侧转开。Gastaut(1954)命名为扭转(versive)。Wyllie(1986)确定扭转(version)为不自然的、强制性持续地头眼向一侧偏转,认为有定侧价值。但以后的研究对其定侧价值有不同意见[1,2]。
  • 张瑞杰, 郝小生, 梁建民, 陈银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87-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姜安琪, 王德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 35(2): 190-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是在炎症基础上,一类免疫分子介导的髓鞘脱失而轴索相对保留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有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白质脱髓鞘,累及大脑半球、小脑、脑干、脊髓和视神经等,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多发性,病程呈缓解复发。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1]。特异性自身抗体为水通道蛋白4(AQP4)可用于鉴别MS,NMO/NMOSD有着不同于MS的病生机制、电生理特点、病程演变和预后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