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25
  

  • 全选
    |
  • 种堔, 董美希, 刘莹, 范国兵, 张敏娜, 王光辉, 吴景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Akt信号途径对IL-1β诱导神经干细胞(neutral stem cells,NSCs)分化多为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DNs)的作用。方法 原代取材培养中脑来源大鼠NSCs,用IL-1β诱导NSCs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βIII-tubulin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 Motic Digital Class 1.1/Motic Images Advanced3.1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长度;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分化细胞Akt磷酸化程度。
  • 陈旭辉, 林志坚, 吴军, 叶辰飞, 郑晓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评估其作为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个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个年龄、性别相符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海马体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两组的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海马FA值的差别。结果 PD组的左侧、右侧和双侧平均海马体FA值(0.168±0.009、0.178±0.009、0.173±0.0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195±0.010、0.207±0.009、0.201±0.009,P<0.05)。健康对照组和PD组的左侧海马体FA值均低于右侧海马体FA值(P<0.05)。结论 利用海马体FA参数具有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前景。
  • 程丽萍, 王浩, 车峰远, 亓法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关系及其导致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等方法研究α-synuclein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GSK-3β的表达关系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α syn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α-synuclein、p-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MPT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α-syn过表达组SH-SY5Y细胞中α-synuclein、p-GSK-3β表达量较对照组及MPP+损伤组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立哌唑预处理组α-synuclein较对照组及MPP+组明显增加,p-GSK-3β与对照组及MPP+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阿立哌唑预处理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α-syn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较α-syn过表达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法示α-synuclein与p—GSK-3β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α-synuclein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神经元损伤,从而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 张玉洁, 陆洁, 孟新玲, 许奔奔, 徐梦, 张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1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sterin,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及rs9331888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及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相关性。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Kas P 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法测定CLU rs11136000及rs9331888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 (1)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SAD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LU rs9331888位点等位基因(C、G)及基因型(CC、CG、GG)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s9331888、rs11136000两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764),单体型分析显示有C-C、C-G、T-G 3种单体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U基因rs11136000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族AD发生可能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对降低AD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CLU基因9331888位点可能与新疆SAD的发生无相关性。
  • 梁晓婷, 张丹丹, 梁文昭, 邵延坤, 闫亚韵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Aβ寡聚体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比例的Aβ42/Aβ40 Aβ寡聚体作用于PC12细胞构建AD模型,分别应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Aβ42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表达、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及PS1蛋白表达。结果 Aβ42/Aβ40不同比例寡聚体作用于PC12细胞:Aβ42比例越大,Aβ的表达及凋亡越明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C12细胞活力一定浓度范围呈现增强,超过一定范围后其活力下降;Aβ42/Aβ40对细胞自噬的激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效,当浓度过大时,细胞自噬减弱,引起细胞损伤;不同比例Aβ寡聚体损伤PC12细胞,PS1的表达水平无差异。结论 (1)Aβ损伤PC12细胞AD早期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Aβ寡聚体损伤PC12细胞Beclin1蛋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表达增加,自噬受激活,当Aβ42的浓度达到某一浓度时,Beclin1蛋白的表达减低,自噬被抑制;(3)Aβ寡聚体不改变细胞内PS1的表达水平,其可能通过改变PS1的结构和功能引起Aβ沉积。
  • 许永劼, 李程程, 朱金凤, 朱丽英, 高超, 代龙光, 钱雯, 张競之, 潘卫, 李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葡萄糖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诱导SD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稳定的糖尿病脑病细胞模型,探讨高糖对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1)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纯度鉴定。(2)最适高糖浓度探索:CCK-8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各组细胞活性。(3)最适浓度下高糖作用时间的探索: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Bcl-2、Bax的表达情况。(4)最适浓度和作用时间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成功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元细胞经鉴定纯度达85%以上。(2) 45 mmol/L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均> 80%。
  • 王继蕊, 商秀丽, 林梅青, 位珊珊, 陶东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患者行腰穿放液试验(The Cerebrospinal Fluid Tap Test,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影像学改善情况和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的5例经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证实的N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例患者CSFTT结果均阳性,其中最长为发病3 y后行CSFTT。5例患者步态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在CSFTT后8 h及24 h改善最显著(最多达85%),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RAVL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在CSFTT后无明显变化,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逐渐改善;连线测验、排尿功能及影像学在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在发病后3 y行CSFTT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有效; MMSE、MoCA可作为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CSFTT后首选的认知功能改善评价指标,RAVLT及ADL评分可有效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评估。
  • 郭琳佳, 刘文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并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神经系统躯体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ting Scale,mRS)评价急性脑梗死后90 d功能预后,根据mRS量表是否≥3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特点,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1) 41例患者中33例(80.5%)具有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因分型中18例(43.9%)为隐源性;22例(53.7%)病灶分布在多支血管供血区;70.7%为多发小病灶。病灶分布在皮质及皮质下32例(78.5%),幕下病灶以累及小脑更常见13例(31.7%),D-二聚体水平为0.96(0.22,3.76) mg/L。(2)4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9.8%,90 d死亡率39.0%,幸存者仍有52.0%存在严重残疾。比较预后良好组(n=12)与预后不良组(n=29)的临床特点差异,预后不良组隐源性机制、多支血管分布区多发梗死、肿瘤4期比例更多见;入院NIH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更高,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张建强, 曲丹丹, 张艳丽, 张珍, 马弯弯, 齐俊丽, 富奇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14 d、21 d、60 d、90 d行TCD检查,以不同软脑膜侧支存在状态分为FD(flow diversion,FD)阳性组及FD阴性组,同期行NIHSS评分,记录90 d mRS评分,比较不同FD存在状态患者预后。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57例,FD阳性43例(75%),FD阴性14例(25%),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
  • 陈莉莉, 刘春岭, 李慧, 贾艳露, 段志毅, 余海涛, 关志童, 张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的引出率和各参数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例伴有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 compression,NVCC)的VP患者作为VP组,并以同期20例年龄、性别分布相仿磁共振检查未见NVCC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行眼肌前庭诱发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o 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c VEMP)检查,对其VEMPs的引出率和各参数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进一步对VP的VEMPs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 VP组o VEMP引出22耳(55%),其非NVCC侧引出16耳(84.21%)、NVCC侧6耳(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P<0.05;χ~2=0.00,P> 0.05)。(2)在VP组,c VEMP与o VEMP引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3)VP组NVCC侧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与非NVCC侧VEMPs各参数值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VP患者NVCC侧VEMPs引出率较低、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NVCC是VP的发病机制之一且VEMPs有助于鉴别病变侧; VP患者NVCC侧前庭上、下神经传导通路均有一定的异常。
  • 孙林琳, 杨松林, 王晔, 段淑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miR-139在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应用Aβ25-35体外构建Neuro-2a细胞损伤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对Neuro-2a细胞miR-139和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报告法测定miR-139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验证FOXO1作为miR-139直接作用靶点参与Aβ25-35的细胞毒性作用。最后利用细胞转染方法抑制miR-139功能,采用CCK-8法、caspase-3活性法、ELISA法检测miR-139静默后Aβ25-35对Neuro-2a细胞活力、凋亡、caspase-3活性、NF-κB活性及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Aβ25-35诱导的Neuro-2a细胞中miR-139表达上调(p
  • 牛茜, 沈秋月, 王苏叶, 段燕丽, 崔华伟, 吴建坤, 王维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5例癫痫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测试,癫痫组依据MoCA得分分为癫痫认知障碍组(<26分)和癫痫非认知障碍组(≥26分),分别检测其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癫痫非认知障碍组、癫痫认知障碍组的S100B蛋白浓度依次升高(P均<0.05);癫痫认知障碍组S100B蛋白水平与延迟记忆(r=-0.270,P<0.05)和注意力(r=-0.353,P<0.05)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健康人,认知障碍的癫痫患者S100B水平与记忆力和注意力表现呈负相关。
  • 刘露, 黄一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偏侧萎缩症(facial hemiatrophy)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发展的偏侧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慢性进行性组织萎缩,如范围扩大可累及躯干和肢体,又称进行性半侧萎缩症(prograss Ive hemiatrophy)[1]。下面是1例特殊的偏侧萎缩症患者。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学生。
  • 李桂晨, 赵腾, 张仁生, 周春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又称自发性低脑脊液容量(pontaneous cerebrospinal fluid hypovolemia,SCFH)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疾患。虽然其典型的临床特点是体位性头痛,在临床上的漏诊和误诊率仍较高。由于国内很多神经诊疗中心一直沿用陈旧的诊疗观念,有些明确诊断的患者得不到规范的治疗。低颅压的病理基础是硬脊膜脑脊液瘘,文献报道瘘口以胸腰段脊柱多发,而颈段特别是高位颈段相对罕见。
  • 邹璇, 邢永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常见于脑梗死、缺血缺氧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代谢性脑病、静脉窦血栓、硬脑膜动静脉瘘~[1]、变性疾病、肿瘤等。其病因复杂,鉴别困难,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颈部动静脉瘘致颅内双侧对称性病变的病例汇报交流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头晕、言语不利、四肢无力20 d,反应迟钝5 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言语缓慢、四肢无力。外院查头部CT(2017年7月13日):右侧基底节区软化灶。
  • 李海霞, 程竹钰, 靳航, 孙欣,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浆细胞恶性增值性疾病,系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1]。MM发病率约为1/10万,发病年龄50~60岁多见,男性比率高于女性~[2]。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贫血、感染、肾功能受损、骨病综合征、出血及血栓形成~[3],伴MM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是否有效目前暂无报道。
  • 戴新井, 王佳凯, 胡海杰, 张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脑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癫痫发作、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 毕国力, 赵英, 龚霞蓉, 雷云, 吴昆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LIPPERS综合征,全名是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hronic 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with pontine perivascular enhancement responsive to steroids,CLIPPERS),是一种主要累及脑桥、中脑及小脑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中枢系统慢性炎性疾病。
  • 王莉, 许文花, 余少华, 曹杰, 宋晓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因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可发生病毒性脑炎(VE),但与常见VE病原体不同(常见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EB病毒(EBV)合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VE报道如下。
  • 董丽丽, 张伟华, 张斌升, 李伟, 韩红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颅内硬脑膜局限性或者弥漫性增厚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可使神经系统进行性受损,临床较为少见。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本文报道了我院1例耳源性HCP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及HCP相关的文献复习,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类疾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曾于2017年3月30日于我院耳鼻喉科行"乳突根治术"。
  • 孙岩, 张医芝, 于挺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SC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髓病变,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消化道疾病导致维生素B_(12)吸收障碍是SCD的常见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功能性维生素B_(12)缺乏相对少见。现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加以综述。1病例资料男,57岁,因四肢麻木、走路不稳1.5 m于2017年11月23日入院。
  • 尤金良, 王育波, 柳春阳, 张显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膜瘤是常见的起源于脑外的良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典型的表现为实质性肿块,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普遍认为起源于直窦和镰幕交界的脑膜瘤统称为松果体区脑膜瘤~[1]。松果体区脑膜瘤约占松果体区肿瘤的6.2%,且多见于中老年人,儿童松果体区脑膜瘤较为罕见。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因间断性头痛1 y余,头痛呈胀痛且渐进性加重,表现为全颅疼痛,10 d前突发恶心呕吐,进食较差,遂就诊于我院。
  • 祁婧, 郭建雄, 朱润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500万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其发病率在未来10 y内预计还会增加,给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带来巨大的挑战~[1,2]。目前治疗AD的药物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例如多奈哌齐、艾斯能、加兰他敏)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例如美金刚),这些药物对AD的临床症状在短期内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因此探索AD的替代治疗方法是必要的~[3,4]。
  • 张桂美, 郭春杰, 牛锴, 赵檬, 孙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AD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严重增加了社会负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1,2]。
  • 姜威, 甘霖, 黄朔, 张亚倩, 牛恒, 张鑫, 于澎, 董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概述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表现为持续4~72 h的中至重度头痛且反复发作,影响着全球高达15%的人口~[1]。在20世纪90年代,偏头痛治疗的重大突破是曲坦类药物的发现。
  • 崔云霞, 梁文昭, 徐忠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替罗非班(tirofiban)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glycoprotein IIb/IIIa,GPIIb/III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
  • 窦曼曼, 陈盈, 马迪, 邢英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1):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大,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问题,因此,了解脑卒中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易损斑块的破裂造成血栓形成及动脉-动脉栓塞~[1]。易损斑块的典型病理特征是薄纤维帽、较大的脂质核心、新生血管形成、斑块外膜及斑块内炎症浸润以及扩张性重塑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