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25
  

  • 全选
    |
  • 边志杰, 刘傲飞, 刘云娥, 江健, 周新林, 姜卫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291-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早期发现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原因,有助于临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6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242人。选取正常组53人,狭窄组63人,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狭窄程度评估、根据基于3T-MRI FLAIR序列的ASPECTS和pc-ASPECTS评分剔除影响关键认知功能颅内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应用传统的MMSE、MoCA量表和多维心理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
  • 陈梦萦, 展淑琴, 车璐, 曹军霞, 张晓冬, 石金铭, 巩付华, 郑少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296-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纳入,随访6个月,比较复发组和对照组血栓弹力图参数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果 复发组2型糖尿病(69.2%vs 37.8%,χ~2=4.46,P=0.04)的发生比例较对照组高。复发组MA_(ADP)水平显著增高(52.43±11.80 vs 42.17±26.44,P=0.02)、ADP%水平显著降低(22.55±25.60 vs 42.17±26.44,P=0.01),两组MA_(AA)和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_(AD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47.15是曲线临界点,此时灵敏度(84.6%)和特异度(68.9%)均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MA_(ADP)与2型糖尿病(OR=1.077,95%CI=1.014~1.144,P=0.016; OR=3.791,95%CI=1.006~14.285,P=0.049)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A_(ADP)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诊断有意义,47.15是MA_(ADP)预测复发的最佳临界值。MA_(ADP)和2型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叶洁梅, 黄国雄, 黄媛恒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00-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无镁液所致自发性癫痫样放电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IL-1β和IL-6的表达,探讨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生6~9 d SD鼠的海马,体外培养至7 d时用无Mg2+ ACSF灌流3 h,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 d、3 d、1 w,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MyD88、IL-1β、IL-6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和信号蛋白MyD88的表达。结果 与体外培养条件下正常海马组织相比,无镁细胞外液灌流后的癫痫样放电模型的TLR4、MyD88、IL-1β、IL-6 mRNA升高,TLR4和MyD88的蛋白表达升高,并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强(P<0.001)。结论 体外培养无Mg2+ ACSF所致的癫痫样放电海马组织中,可通过TLR4-MyD88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反应,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位珊珊, 李娇, 商秀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03-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幅(ALFF)分析法,探讨连枷臂综合征(Flail arm syndrome,FAS)患者基线脑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名确诊的连枷臂综合征患者(连枷臂组)和10名与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成年人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ALFF分析法计算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全脑的ALFF值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静息态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FAS组在双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后扣带回、枕上回、颞中回、枕中回、角回、顶下缘角回脑区均出现ALFF值的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没有发现FAS组ALFF增高的脑区。ALFF明显减低的脑区的ALFF值与ALS功能分级量(ALSFRS-R)总分无相关性。结论 静息态下主要在双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后扣带回、枕上回、颞中回、枕中回、角回、顶下缘角回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异常,这些脑区ALFF改变可能与FAS的病理机制有关,但与FAS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 易兰, 倪健强, 杨怡尧, 徐敏, 方琪, 董万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07-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前循环新发脑梗死(ACI)患者头晕症状与颈内动脉(ICA)系统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纳入前循环新发脑梗死患者234例,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排除椎基底动脉(VBA)系统血管异常,根据发病前24 h内是否出现头晕症状,分为头晕组与非头晕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两组间脑血管危险因素(VRFs)、责任梗死部位、颈内动脉(ICA)系统、侧支循环建立的差异分析。
  • 梁海云, 王良, 杜秀兰, 张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12-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和脑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0例同期健康人群,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PDN)、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痴呆组(PDD)和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帕金森患者病情,比较各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测量脑白质神经纤维各向异性分数和血清TNF-α、α-突触核蛋白含量。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UPDRS及Hoehn-Yahr分级随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P <0.05);(2)不同区域脑白质FA值和帕金森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认知功能损害在帕金森患者中高发,早期患者可通过敏感度较高的Mo CA量表进行筛查;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胼胝体膝部及左侧扣带前束白质损害,以及检测血清外泌体α-突触核蛋白浓度水平改变,对于诊断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张雯丽, 卜宁, 李晓会, 张桂莲, 麻姣姣, 杨柳, 衡东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17-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高分辨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探索脑梗死的病因。方法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1 w,且完成高分辨磁共振等血管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收集其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吸烟史、同型半胱氨酸资料,根据DWI弥散受限部位,通过头部MRA确定责任血管,对责任血管应用3.0T高分辨磁共振进行扫描。根据高分辨磁共振扫描结果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斑块阳性组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比较两组斑块分布特点,管壁体积百分比,血管重塑指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纳入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经高分辨MR发现责任血管斑块阳性组34例,斑块阴性组18例。斑块阴性组中:脑动脉夹层9例(颈内动脉夹层4例,椎动脉夹层4例,基底动脉夹层1例),烟雾病2例,血管炎1例,血管无异常组6例。本研究中经高分辨MR发现的斑块阳性组中头部MRA正常者11例(11/34),头部MRA提示管腔狭窄及闭塞者23例(23/34)。斑块阳性组与斑块阴性组在高血压(P=0.02)及年龄(P=0.0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动脉斑块阳性组中前循环组12例(均为大脑中动脉);后循环组22例(基底动脉19例,椎动脉3例),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两组间在斑块分布特点(P=0.68)、管壁体积百分比(P=0.18)、血管重塑指数(P=0.4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高分辨磁共振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的评估有助于脑梗死病因判断。前后循环在斑块的分布、管壁体积百分比、血管重塑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管萍, 刘文娟, 卢鹏超, 李志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2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脑缺血大鼠脑细胞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离培养大鼠海马组织,通过神经元加钙实验测定雷洛昔芬对神经元的保护性,通过Western-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利用RT-PCR测定血液miRNA-21、miRNA-29因子表达水平。
  • 李晓晖, 赵明亮, 方建, 刘朝, 李进一, 陈文武, 管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27-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一步探讨其预后不良的特征性相关因素。方法 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临床以及影像危险因素与疾病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 纳入分析因素包括性别、昏迷、癫痫、头痛、视力障碍、认知障碍、侧支循环。单因素分析显示:昏迷(P=0.008)、癫痫(P=0.027)、视力障碍(P=0.016)、侧支循环(P=0.004)、出血性卒中(P=0.03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20,P=0.0016)、侧支循环(OR=0.056,P=0.0004)为静脉窦形成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昏迷、颅内静脉窦侧支循环不良是静脉窦血栓形成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琳, 张玮, 罗晓光, 梁战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31-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CD40基因rs1883832位点及CD40L基因rs112653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85名中国东北地区汉族健康人和396例PD患者。根据其发病年龄将PD组患者再分为早发PD组(发病年龄≤50岁)和晚发PD组(发病年龄> 50岁),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MALDI-TOF-PEX技术检测rs1883832位点及rs1126535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其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 陶东霞, 姜季委, 李美欣, 张壑然, 商秀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35-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血清学以及影像学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对笑气中毒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确诊笑气中毒致脊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并分析吸食笑气时间(以6 m为界)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结果 1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3.75±4.5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血红蛋白降低者3例(25.00%),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者7例(58.3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12例(100%)……
  • 赵燕云, 刘晓丽, 符大勇, 周建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40-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致死致残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血脂水平异常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文评估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强化降脂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康复科及脑病科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病情稳定且能够定期进行随访复查;(2)头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序列提示脑微出血(CMBs)。
  • 裴晓蕊, 马敬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42-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常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青少年及成人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线粒体脑肌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本病如及时诊治,预后较好。本文拟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8月-2018年2月确诊的11例晚发型MMA患者的临床及相关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对此病能够深刻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 付胜奇, 张津, 宋良, 张洪涛, 禹萌, 张淑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4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2二氯乙烷(DCE)常被用于工业有机溶剂,长时期接触可造成职业暴露,导致亚急性中毒性脑病。同时,中毒性脑病是接触DCE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疾病[1,2]。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累及脑白质中毒性病变,该病具有DCE接触史、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且可以急性加重等特点。现将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诊疗情况进行分析且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农民,初中文化,主因头痛、记忆力减退10 d于2018年7月11日入院。
  • 康健捷, 胡祥铭, 邓文婷, 邓兵梅, 杨红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47-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MLF)是一对位于脑桥、中脑靠近中线、第四脑室壁及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的白质纤维束~[1]。当基底动脉的旁正中深穿支受累造成脑干缺血时,容易累及MLF及其邻近的脑桥被盖部中线结构,导致核间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INO)~[1~3]。表现为双眼同向运动障碍,临床较为少见,而以单侧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为孤立表现的脑桥梗死更是罕见,而此部分患者往往首先到眼科就诊,影像学显示的责任病灶又较小,所以非常容易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急性桥脑梗死导致孤立性单侧INO的病例。
  • 林富, 朱双根, 李归宿, 李明亮, 范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50-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脑炎,我们报道1例血清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希望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加深对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被发现意识模糊及左侧肢体活动减少6 h余"入院。入院前6 h被家人发现意识模糊,不认识楼层,不懂按电梯按钮,自言自语,对答不切题,不能理解他人讲话,同时表现出左侧肢体较右侧活动减少,伴尿失禁一次。
  • 张铁英, 常明则, 张格娟, 李仕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52-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部起病的感觉运动神经元病(facial onset sensory motor neuronopathy),又叫FOSMN综合征,以不对称性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起病,继而出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现报道我科诊断的1例FOSMN综合征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以"言语含糊2 y,加重伴饮水呛咳1 y"之主诉于2019年1月18日就诊。2 y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舌根发硬、言语含糊、吐字欠清晰,未予诊治。1 y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行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贲门溃疡。
  • 郑仪, 梁俐玲, 薛佳男, 李梦瑶, 郭士乾, 马涤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54-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的、伴有多脏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单个或多个系统功能受损的异质性少见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罕见。本文报道我科收治的伴CNS损害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特点,总结诊疗经验,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HES的认知。
  • 王大鹏, 海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56-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泛素化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由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分为SUMO1、SUMO2、SUMO3和SUMO4,参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SUMO修饰蛋白质的过程称为SUMO化修饰(SUMOylation),SUMOylation参与调节细胞分化、细胞周期、核转录、蛋白间的相互作用、DNA修复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1]。
  • 李维, 吕占云, 李道静, 李燕新, 郝延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59-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其具有明确的铁依赖性且与脂质过氧化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是铁死亡的关键调节基因。目前已知铁死亡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研究发现,铁死亡细胞通过释放炎症相关的损伤相关分子从而触发固有免疫系统,免疫细胞通过识别不同模式细胞死亡的机制来激发炎症反应。
  • 孙思茂, 李浩, 王笑竹, 严晓铭, 薛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62-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Stroke)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原因,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疾病。
  • 万灿, 尤劲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67-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ADASIL是一种合并有皮质下梗死和脑白质变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本病最早记录在1955年,法国学者Van Bogaert将其命名为Binswanger样脑病~[1]。1977年,Sourander等~[2]通过对一家族三代5例患者的研究将其命名为"遗传性多梗死性痴呆"。
  • 姜素勤, 张付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70-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轻型卒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定义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研究采用NIHSS评分≤3或5分的定义。由于轻型卒中有恶化和复发的风险,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所以积极的治疗势在必行。本文现围绕轻型卒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1轻型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是否应当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一大争议点。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专业性核心学术期刊。于1984年3月创刊,主编为吴江教授,名誉主编为饶明俐教授和张淑琴教授,编委会成员均为全国神经科知名教授学者。本刊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基础与临床、诊断与预防、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方针,内容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 张小冬, 张天丽, 史静, 李伟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74-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类疾病,其发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两者之间的不平衡而引起的神经元的异常活动。研究者们逐渐发现,脑内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失衡,主要与离子通道功能障碍以及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近年来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已由器官、组织水平逐渐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除神经元之外,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与发展。
  • 高微, 吴伟, 周凯丽, 张轩, 郑培, 薛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77-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ike growth factor 1,IGF-1)是一个7.5 kD a的肽类激素,它主要在肝脏产生,受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调节。IGF-1在神经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部分脑内IGF-1被认为是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LRP1)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分子的帮助下从血浆中通过血脑屏障转运而来的~[1]。
  • 张群, 林思睿, 吴琼英, 吴巧凤, 谢璐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80-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s,NF)是构成神经元轴突中间纤维的特异性分子蛋白,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主要定位在成熟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负责轴浆运输,维持神经元正常形态及保持神经纤维的弹性,防止断裂~[1,2],典型的神经丝纤维长10 nm,可增加轴突的直径,提高轴突的脉冲传导速度,其在轴突中呈平行排列,在胞体中则是随机的……
  • 高潇, 柴剑波, 王万宇, 韩亚光, 赵永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4): 383-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后神志异常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指继发于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神经元受到损害而引起患者出现以体像障碍、人格障碍、躁动、幻觉、妄想及抑郁状态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