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5-30
  

  • 全选
    |
    论著与经验总结
  • 裴洪菲, 佟旭, 于萍, 曹亦宾, 郑华光, 王伊龙, 王拥军, 刘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388-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1期)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肾功能障碍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预测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eGFR下降组与eGFR正常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所有脑出血、90 d内死亡、90 d良好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计56 280例患者,eGFR正常组患者16 608例(占29.5%),eGFR下降组患者共39 672例(占70.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GFR正常组患者相比,eGFR下降组患者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OR=1.76,95%CI=1.44~2.16,P<0.001)、所有脑出血(OR=1.60,95%CI=1.38~1.87,P<0.001)以及90 d内死亡(OR=2.77,95%CI=2.22~3.45,P<0.001)的风险增高,并且eGFR下降组患者90 d预后良好(OR=0.64,95%CI=0.57~0.71,P<0.001)的比例降低。结论 与eGFR正常的卒中患者相比,eGFR下降的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死亡的风险增高,90 d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
  • 张启财, 张赛, 孙中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395-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水平对大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探索。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TBI组、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D)抑制剂组,TBI组和PHD抑制剂组均采用皮质撞击致伤法构建模型;TBI完成3 d后每组大鼠随机取10只,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1 m 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记忆功能,取海马组织,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相关蛋白。结果 大鼠TBI术后3 d TBI组与sham组相比HIF-1α、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表达水平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HD抑制剂组与TBI组相比HIF-1α、VEGF、EPO表达水平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TBI术后1m TBI组与sham组相比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淀粉样蛋白β1-42(β-amyloid peptide1-42,Aβ1-42)、tau含量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HD抑制剂组与TBI组相比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组织中Aβ1-42、tau含量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高HIF-1α的表达水平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预后,提高大鼠记忆水平,减少TBI大鼠的海马组织中Aβ1-42和tau的含量,减少大鼠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为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 孙金梅, 杨佳, 李继梅, 刘占东, 许春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01-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症状发作(CAA-TFNE)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3例典型CAA-TFNE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并结合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3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为CAA-TFNE,2例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的肢体麻木和无力,另1例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的感觉性失语,3例患者血尿便常规、生化、颅内动、静脉血管等未见明确异常,3例患者的影像学提示头部核磁SWI的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皮质含铁血黄素沉积,2例患者认知功能存在减退,1例患者认知正常,给予抗癫痫药物后3例患者的发作性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CAA-TFNE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临床发作特点为反复、短暂,刻板。正确识别该病对于抗栓策略的选择及后期脑出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张轩, 王金莹, 叶静怡, 万亚会, 崔林阳, 朱晓冬, 张美云, 程焱, 薛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06-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表现,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客观睡眠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并由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PSG)确诊的22例RBD患者及23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并经v-PSG排除RBD的健康对照者,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Rey复杂图形测试(RCFT)、画钟测试(CD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DMT)、连线测试A和B(TMT A和TMT B)、Stroop色词测试A、B、C、动物流畅性测试(AFT)、城市流畅性测试(CFT)、动物-城市交替流畅性测试、波士顿命名测试(BNT),比较两组之间神经心理学表现与客观睡眠参数的差异,并分析RBD组神经心理学表现与客观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BD组的MMSE评分减少,AVLT即刻记忆总分减少,短延时回忆词语数减少,长延时回忆词语数减少,RCFT、TMT A、TMT B、Stroop色词测试A、B、C用时增加,非快速眼动期(NREM)-I期睡眠比例增多,NREM-II、NREM-III睡眠比例减少,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LMI)增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D患者中,睡眠效率分别与SDMT及CFT得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491,P=0.020;r=0.436,P=0.043),与TMT A用时呈负相关(r=-0.654,P=0.001),总睡眠时间与RCFT及BNT得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600,P=0.003;r=0.482,P=0.023),与TMT A用时(r=-0.573,P=0.005)呈负相关。结论 RBD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下降,神经心理学受损领域为言语记忆能力、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并且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紊乱、腿动指数增高。总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可能恶化RB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表现。
  • 杨兴东, 曾一君, 唐晓梅, 冯研, 史冬梅, 刘磊, 余秋瑾, 于逢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12-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与腔隙性脑梗死(LI)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 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参照MoCA量表进行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测量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并计算non-HDL-C水平。对non-HDL-C与LI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non-HDL-C最低四分位组相比,non-HDL-C最高四分位组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OR=3.806(95%CI):1.475~9.822,P=0.006]。随着non-HDL-C的增高,患者认知障碍可能进一步增加(P for trend=0.004)。结论 Non-HDL-C与认知障碍呈现正相关,且随着non-HDL-C水平增高,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增加的趋势。
  • 郭荣静, 葛芳芳, 李欢欢, 常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16-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我院妊娠相关卒中的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以及预后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2003~2017年妊娠合并卒中6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以及预后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7.34岁,产前发病27例,产后发病35例,2例为生产时发病;初产妇29例,经产妇35例。首发临床表现头痛42例、肢体无力24例、抽搐12例、意识障碍12例、视物变形2例。3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其中缺血合并出血性卒中12例、出血性卒中6例、缺血性卒中5例、头痛伴或不伴抽搐11例);出血性卒中22例(其中6例脑实质出血,1例脑室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动脉瘤,2例颅内动静脉瘘,1例胸7动静脉瘘,4例烟雾病,3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梗死。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其中孕产妇死亡3例,12例引产,死亡或者引产最多的疾病为血管畸形、动脉瘤所致的脑出血。结论 妊娠相关卒中发病较急,社会危害大,各种类型卒中预后不同,及早识别以及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 李坤彬, 吴志远, 吴艳芝, 上官建伟, 姚先丽, 孙平鸽, 李小杏, 刘亚鸽, 温小鹏, 焦冰, 方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20-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常规康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常规康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步频、左右步幅差变化;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脑电图、颅脑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比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患者脑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步速、步频、左右步幅差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速、步频高于对照组,左右步幅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电图δ/α值(DAR)、脑对称指数(B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R、BSI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健侧大脑半球FA值与治疗前相比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常规康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并提高了患者大脑的活跃性、双侧大脑的对称性及健侧大脑半球的代偿作用,从而能够促进患者脑功能的重建。
  • 邸雅楠, 苏志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25-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发生抑郁状态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预后及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经吞咽功能评估,入院7 d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定,根据洼田饮水实验将患者分为有吞咽困难组和吞咽正常组,根据 HAMD评分将吞咽困难组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总评分≥8分)和卒中后非抑郁(no- post stroke depression NPSD)组(总评分<8分),抑郁组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8~20分),中度抑郁组(21~35分)和重度抑郁组(大于35分)。统计分析有吞咽困难组和吞咽正常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并对吞咽困难组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进行一般资料、相关病史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通过吞咽功能分级及HAMD评分,进一步比较抑郁的严重程度与吞咽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吞咽困难组中有抑郁症状者36例,占69.2%,抑郁检出率高于无吞咽困难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吞咽困难组伴有抑郁与不伴有抑郁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病史、危险因素分析,比较发现糖尿病、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吞咽困难组各级别以及每级别的数量和评分,发现吞咽功能障碍级别越高,越容易出现抑郁,抑郁的程度越严重。结论 伴有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吞咽功能障碍级别越高,越容易出现抑郁,抑郁的程度越严重,在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前有必要对吞咽困难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抑郁量表的检测评估;急性脑梗死中吞咽困难患者发生PSD可能与糖尿病史、吸烟史有关。
  • 赵丽丽, 张硕, 姜立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30-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分期及运动功能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对冻结步态的诊断提供比较确切依据;对PD冻结步态的左旋多巴日负荷量进行分析,指导临床用药;对冻结步态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检索PD冻结步态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应用NOS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对队列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而横断面研究采用AHRQ量表(Agency for Health 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评价。提取的核心数据包括临床分期(Hoehn-Yahr scale,H-Y)、帕金森病统一量表运动功能评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Motor Part,UPDRS-Ⅲ)、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检查状态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每日等效多巴胺负荷剂量(Levodopa Equivalent Daily Dose,LEDD)。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共检出文献784篇,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章最终纳入30项研究,其中有2项为队列研究,28项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结果:(1)冻结步态H-Y分级的加权均数进行合并(WMD 0.43,95%CI[0.29,0.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冻结步态UPDRS-Ⅲ的加权均数进行合并(WMD 5.45,95%CI[3.81,7.0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冻结步态MMSE评分的加权均数进行合并(WMD -0.46,95%CI[-0.66,-0.2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冻结步态MOCA评分的加权均数进行合并(WMD -0.86,95%CI[-1.71,-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处于边缘。(5)冻结步态LEDD的加权均数合并(WMD 163.98,95%CI[113.2,214.7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表明,PD冻结步态的患者比非冻结步态患者的H-Y分级和UPDRS运动评分要更高,病情更严重,并且冻结步态患者认知功能更差,每日等效多巴胺剂量更高,至少高113.2 mg。
  • 陈莎, 曹珺菲, 徐金勇, 李光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38-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压香氧(Micro-Hyperbaric Oxygen Aromatherapy,MHBO-AT)预处理对MCAO大鼠脑梨形皮质Apaf-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成年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35只、微压香氧预处理组3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根据再灌注后时间点不同又分为6 h、12 h、24 h 3个亚组,6 h、12 h每组10只,24 h组15只。观察24 h脑组织TTC染色,各时间点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梨形皮质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结果 24 h TTC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微压香氧预处理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微压香氧预处理组各时点Apaf-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MHBO-AT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脑梨形皮质中Apaf-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柳琳, 张峰, 管琳, 王竹梅, 吴宏赟, 殷颖, 郭良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43-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单侧颈内动脉(ICA)颅内段病变与双侧颈总动脉(CCA)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单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病变且对侧同名动脉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94例。测量其患侧及健侧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以及颈总动脉血管内径(D)、血流量(BFV)。结果 与脑卒中患者的健侧相比,患侧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及R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BFV、EDV及R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PSV、EDV及RI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分析显示,颈内动脉的RI与颈总动脉的EDV、BFV呈负相关关系(P值<0.01),与颈总动脉的RI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颈内动脉的PSV、EDV与颈总动脉的EDV、BFV呈正相关(P<0.05),与颈总动脉的PSV、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颈总动脉的EDV、RI和BFV检测对脑卒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病变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措施。
  • 潘蕊, 张龙, 刘东清, 梁可可, 刘涛, 赵建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46-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急性甲苯轻度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和磁共振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 例急性甲苯轻度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分别于发病后的7 d、1 m±3 d、3 m±5 d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3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头晕、头痛,发病1 m时症状缓解,发病3 m时出现多梦,密闭拥挤空间易头部不适症状;3例患者首次头部MRI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累及两侧深部核团、内外囊、小脑齿状核,病灶T1WI 1例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T2WI、DWI、FLAIR呈高信号,ADC呈等信号,1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发病1 m时,3例患者的MRI均无明显变化;发病3 m时,3例患者的MRI示原有病灶消失,1例出现脑萎缩表现;1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发病后7 d、1 m、3 m MMSE、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职业性急性轻度甲苯中毒性脑病以头部MRI异常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不典型;长期接触甲苯可致脑萎缩,损害认知功能。
  • 治疗
  • 梁艺, 赵利娜, 刘晓曼, 方学君, 陈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49-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他克莫司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1年6月~201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于2017年9月通过电话回访对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患者在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量表评分(MG-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G-ADL)、Osserman分型、重症肌无力相关的住院次数、危象发生次数、死亡人数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他克莫司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231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完成随访。他克莫司组的ADL评分差值(随访结束时评分-纳入时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他克莫司组患者住院次数显著少于与对照组(P=0.004)。两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Osserman分型、肌无力危象次数和死亡人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均>0.05)。他克莫司组有19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0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与对照组相比在改善ADL评分及减少住院次数方面有显著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短片与个案报告
  • 张久长, 王勋, 代大伟, 张黎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54-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康庆, 陈斓斓, 韩晓鸥, 刘亢丁, 包立阳, 张海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57-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陈越 综述, 周仁兰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60-4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贾美岩, 郭珍妮, 马红印 综述, 杨弋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64-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邱健, 赵显超, 程金湘 综述, 宿长军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67-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岳飞学, 陈虹秀, 李宪东, 苏宁, 霍龙文 综述, 王守春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71-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丝雨, 满玉红 综述, 于挺敏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74-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闫现芳, 李伟新, 郭晓玥 综述, 刘宇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36(5): 47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