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筛选预测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有效指标。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首次诊断为AIS的老年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继发PSS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患者继发PSS的时间进行亚组分组。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别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和患者出院时的预后。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病灶部位、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NIHSS评分≥11分、高血压病、心源性脑栓塞型(CE)和基线NIHSS评分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质梗死(OR=1.702,95%CI 1.172~2.471,P=0.005)、HT(OR=2.384,95%CI 1.605~3.434,P<0.001)和NIHSS评分≥11分(OR=1.723,95%CI 1.188~2.500,P=0.004)是PS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早期癫痫发作组(early-onset seizures,ES)和晚期癫痫发作组(late-onset seizures,LS)的对比: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46.8%)是本组病例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也是LS组常见的发作类型(50.4%)。ES组患者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局灶性发作(47.8%)。另外,ES组负性情绪比例(65.2%)和mRS评分[2(3,4)]均高于LS组[37.4%,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质梗死、HT和NIHSS评分≥11分是PSS的独立危险因素。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是本组病例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并常见于LS组。ES组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局灶性发作,并常伴随负性情绪和更差的预后。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患者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长期发作控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PT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术后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并记录和随访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纳入104例PTE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7±23.2)个月(20~103个月),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为:60.6%(63/104)为Engel Ⅰ级;39.4%(41/104)为Engel Ⅱ~Ⅳ级。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年龄和手术侧别与术后疗效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手术侧别是术后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OR=2.944,95%CI 1.283~6.753,P=0.011),手术侧别为右侧时术后无发作(Engel Ⅰ级)率是左侧的2.9倍。29.8%(31/104)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皮下或硬膜下积液20例;脑水肿3例;脑出血2例;脑积水合并切口感染1例;神经功能障碍5例,其中4例在随访期内完全恢复。结论 PTE患者通过综合的术前评估并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其手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总体较好,且手术侧别为右侧时可预测好的术后疗效。
目的 探究定量脑电图中慢波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颞叶癫痫患者80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蒙特利尔MoCa量表检查,并完成定量脑电图监测,计算δ波功率值及(δ+θ)/(α+β)比值(DTABR),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颞叶癫痫认知障碍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占57.5%),女性17例(占42.5%),平均年龄(48.15±14.85),平均受教育年限(9.43±2.50),平均用药年限(8.35±4.55);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占52.5%),女性19例(占47.5%),平均年龄(50.83±15.58),平均受教育年限(9.45±2.45),平均用药年限(9.23±5.14)。认知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药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Moca评分分别为5~25(21.00±7.00)分和26~29(27.00±2.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38,P<0.05)。认知障碍组δ波功率值及DTABR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对照组(均P<0.05);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测试指标和QEEG电功率DTABR具有相关性,认知功能测试指标与δ波功率值、DTABR均呈负相关(P<0.05),而δ波功率值与DTABR呈正相关(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QEEG中慢波与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提示DTABR可以作为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筛查的电功率指标。
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认知障碍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病理机制的体位性低血压(O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但是,不同认知水平与神经源性OH在PD患者中的直接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PD患者中伴或不伴神经源性OH患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同时观察在不同认知域的评分上,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PD合并神经源性OH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79例PD患者,其中19例有症状的OH患者,20例无症状的OH患者,以及40例不伴有OH的患者。所有患者完善逐波血压及激活站立实验去评估有无OH,同时应用OH问卷去鉴别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OH患者。应用全面的神经心理量表去评价认知功能。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来确定OH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不同认知域在不同类别患者中的特征。结果 在所有类型的PD患者中受教育年限与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有症状的OH患者更容易在早期出现较差的词语延迟记忆功能。不伴有OH的PD痴呆更容易损害视空间/执行功能。结论 我们的发现为PD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症状的OH患者更容易累及记忆功能,这可能和OH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时脑内运铁蛋白LCN2表达升高的机制及参与出血后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基底节区注射自体动脉血(100 μl)。对照组大鼠术式相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arthenolide和BAY 11-7082脑室注射预处理,用乱序LCN2siRNA或LCN2 siRNA转染后,检测NLRP3、ASC和裂解的Caspase-1蛋白水平作为炎症小体激活状态的指标。Western blot、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CN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ting定量发现在出血侧基底节区,出血后1 d、3 d、7 d LCN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14 d后下降。脑出血3 d时出血侧LCN2蛋白水平较对侧高71倍(2.70±0.46 vs 0.04±0.01,P<0.001),较对照组高84倍(0.92±0.14 vs 0.01±0.01,P<0.001)。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和parthenolide预处理可抑制LCN2的表达。在乱序siRNA转染后,NLRP3、ASC和裂解的Caspase 1的蛋白质水平显著增加。LCN2 siRNA使这些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弱。结论 本研究提示脑出血后释放的铁离子诱导载铁蛋白LCN2表达。LCN2在出血后的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磁共振成像总体负荷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2年8月就诊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SVD患者11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cIMT和头部核磁成像数据,根据磁共振总体负荷将患者分为低负荷组(0~2分)和高负荷组(3~4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磁共振总负荷与cIMT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评估cIMT对CSVD磁共振高负荷的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高血压、舒张压、cIMT与CSVD患者磁共振总负荷独立相关(P<0.05)。cIMT与CSVD患者磁共振总负荷呈正相关(r=0.319,P<0.001),其预测磁共振高负荷的最佳临界值为1.175,曲线下面积为0.683(P<0.001),敏感度为0.368,特异度为0.915。结论 cIMT与CSVD患者磁共振总负荷呈正相关,对CSVD磁共振高负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确认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activated T cell chemokine,RANTES)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MI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西电集团医院进行治疗的62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5个月左旋多巴制剂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对RANTES、MI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5个月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后,在62例PD患者中有21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87%。相对于认知功能发生组,未发生组患者的TNF-α、MIF、IL-6和RANTES水平高(P<0.05)。将患者全部基本资料纳入协变量,因变量为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帕金森病家族史、临床分型、合并高血压、吸烟史、病程、性别和年龄进行校正,结果显示血清RANTES、MIF、IL-6和TNF-α水平是P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RANTES水平对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的AUC为0.798,特异度、敏感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43、0.705和0.448。血清MIF水平对PD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的AUC为0.802,特异度、敏感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552、0.973和0.525。联合血清RANTES和MIF绘制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F和RANTES联合对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预测的AUC为0.958。结论 血清RANTES、MIF高水平是PD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血清RANTES、MIF水平预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已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目的 分析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一家系的临床资料。方法 总结1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基因检测结果和CADASIL量表评分,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 本例先证者以反复发作的孤立性眩晕起病,逐渐出现情绪障碍。头部磁共振(MRI)FLAIR像提示双侧大脑半球皮质下广泛白质变性,双侧颞极、外囊可见特征性异常高信号,双侧脑干可见少许异常高信号,双侧放射冠、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CADASIL量表评分为16分。皮肤活检病理提示血管平滑肌周围电子致密嗜饿颗粒物质(GOM)沉积。基因检测结果提示NOTCH3基因c. 1163G>A(p. C388Y)位点杂合突变。先证者姐姐也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经基因检测存在相同突变,其父亲和叔叔均因脑梗死死亡,大姑为严重痴呆,三者发病早期均有头晕症状。结论 CADASIL具有临床异质性,可以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部MRI颞极、外囊异常信号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需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筛查其他家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