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癫痫专栏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目前研究认为癫痫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肌肉收缩、大脑皮质发育障碍、脑部肿瘤、头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且可能与遗传有关。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邀约我国神经病学领域知名专家,围绕癫痫进行多角度探讨,汇集成文,链接如下,旨在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石芳 综述, 韩登峰 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 42(1): 83-88.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5.0017
    摘要 (143) PDF全文 (13) HTML (91)   可视化   收藏

    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是导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更高,若未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在急性期可能加重病情,恢复期会造成意外伤害, 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及时早期预测癫痫发作,并给予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国内外学者已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开始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处理和识别相关数据,提高了对疾病预测的精准性。本文旨在总结归纳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指导。

  • 癫痫专栏
    张涵瑜, 林卫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486-492.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093
    摘要 (1428) PDF全文 (36) HTML (1267)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新型抗癫痫药物(ASMs)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但仍有1/3癫痫患者可发展为耐药性癫痫(DRE)。早在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就提出了DRE概念并沿用至今,及早诊断DRE,有助于对ASMs无反应的个体进行术前评估,并从癫痫外科手术中受益。由于DRE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以及概念一直没有更新,故在2023年8月ILAE/美国癫痫协会(AES)联合工作组从协调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角度出发,在整个生命周期和跨物种基础上讨论了DRE表现和机制的异质性、复杂性及动态变化。联合工作组建议有必要重新审视DRE的当前定义,以更好地服务DRE临床管理以及指引DRE未来研究方向,为患者筛选更有效、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以减少DRE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就ILAE/AES此份报告做一简要介绍和解读。

  • 癫痫专栏
    王小姗, 苗爱亮, 刘红星, 卢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493-498.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094
    摘要 (1156) PDF全文 (63) HTML (986)   可视化   收藏

    癫痫常常共患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称为癫痫共病。其中,癫痫共病偏头痛十分常见,虽然二者是不同的疾病,但其在病理生理及临床症状方面多有重叠,且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被证实对偏头痛有效。但是目前关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概念仍有较多争议,偏头痛常常因漏诊或误诊而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癫痫共病偏头痛的识别及精准治疗能力,本文对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并根据头痛症状与癫痫发作的时间关联,结合癫痫共患偏头痛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及国际头痛协会(IHS)发布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2018)中癫痫合并偏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对癫痫共病偏头痛概念、鉴别及诊疗计划进行梳理。

  • 癫痫专栏
    张玲, 陈邓, 刘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499-506.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095
    摘要 (904) PDF全文 (52) HTML (79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估膳食炎症与罹患癫痫(EP)风险的相关性,为癫痫的防治工作提供饮食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3年1月—2020年3月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收集的20岁及以上成年人数据。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DII与罹患癫痫风险的相关性,使用受限三次样条回归(RCS)进行线性试验,探索评分值与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系。通过亚组及交互作用分析,评估不同亚组之间DII和EP相关的稳定性。结果 研究纳入15 565例受访者,其中131例诊断为癫痫,在多元逻辑回归完全调整模型中,DII作为连续变量与罹患癫痫风险之间呈正相关(OR=1.12, 95%CI 1.02~1.24;P=0.021);进行DII三分位后,在完全调整模型中,高促炎组的罹患癫痫风险高于低促炎组(OR=1.63,95%CI 1.02~2.6;P=0.039)。在RCS线性试验中,DII与罹患癫痫风险之间呈正相关(非线性:P=0.342)。在分层分析中,两者之间关系保持稳定,各亚组间未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 美国成人DII与罹患癫痫风险呈正相关,DII每增加一个单位,癫痫发生风险增加12%。

  • 癫痫专栏
    万丽君, 刘学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507-510.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096
    摘要 (1145) PDF全文 (24) HTML (991)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布瓦西坦是第三代抗癫痫药物之一左乙拉西坦的类似物,通过与突触囊泡蛋白2A结合而起作用。本文就癫痫的概述、布瓦西坦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

  • 癫痫专栏
    孙文琳, 谢银银, 彭婷婷, 张海峰, 陈媛, 马蕴青, 谢祎, 王翠, 连亚军, 谢南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515-520.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098
    摘要 (778) PDF全文 (37) HTML (674)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指发生在免疫介导性脑炎活动期的癫痫发作。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是指存在免疫病因,并有长期无诱因癫痫发作倾向的疾病。两者通常都对抗癫痫发作药物反应差,早期识别免疫病因并开始免疫治疗或许能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预后。但目前尚无针对不同类型脑炎痫性发作的药物使用准则,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也缺乏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本文综述并讨论了两者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推荐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两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所帮助。

  • 癫痫专栏
    马炜, 陈隆, 张伟, 高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525-528.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100
    摘要 (698) PDF全文 (6) HTML (53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有双侧颞区放电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脑电图特征及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双侧颞区有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s)的T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发作间期及发作期患者间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9例TLE患者,IEDs频率无侧别优势占42.1%(67/159);手术侧优势占48.4%(77/159);对侧优势占9.4%(15/159)。73.0%(116/159)的患者捕获到临床发作,其中手术侧颞区起源占56.0%(65/116),同侧半球起源占5.2%(6/116),对侧颞区起源占5.2%(6/116)及不确定起源侧别占33.6%(39/116)。术后29例患者失随访,其余平均随访(64.0±20.6)个月(26~101个月),66.2%(86/130)的患者为Engel Ⅰ级,33.8%(44/130)为Engel Ⅱ~Ⅳ级,不同发作间期放电形式(P=0.794)和无发作期及不同发作期起源模式(P=0.299)的患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双侧颞区IEDs的TLE患者通过综合术前评估并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长期控制疗效,不同特征的发作间期放电或发作期起源模式和术后疗效无关,发作期脑电图不是术前评估所必需。

  • 癫痫专栏
    王栋, 高璐璐, 魏娅楠, 张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41(6): 529-532.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4.0101
    摘要 (698) PDF全文 (27) HTML (534)   可视化   收藏

    “R-on-T”现象为心电图的一种表型,被认为是下一个心室收缩提前落在上一周期心室易损期内,通常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本文介绍1例癫痫患者行右颞病灶切除术及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后,在过度换气诱发试验中脑电图尖慢波表现为类似“R-on-T”同源机理现象的病例,并对该现象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旨在提示神经电生理与心脏电生理具有同源性,进一步拓宽电生理理论学习、延伸电生理诊断思维。

  • 癫痫专栏
    李世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483-487.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14
    摘要 (1232) PDF全文 (148) HTML (1054)   可视化   收藏
  • 癫痫专栏
    刘远航,王萱,江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491-495.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16
    摘要 (1088) PDF全文 (89) HTML (795)   可视化   收藏
  • 癫痫专栏
    孙旭妍,王天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503-507.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19
    摘要 (812) PDF全文 (36) HTML (547)   可视化   收藏
  • 癫痫专栏
    张静,鲍婕妤,蔡萌萌,晁琳琳,赵建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512-517.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21
    摘要 (553) PDF全文 (106) HTML (40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筛选预测卒中后癫痫发作(post-stroke seizures,PSS)的有效指标。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首次诊断为AIS的老年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继发PSS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患者继发PSS的时间进行亚组分组。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别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和患者出院时的预后。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病灶部位、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NIHSS评分≥11分、高血压病、心源性脑栓塞型(CE)和基线NIHSS评分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质梗死(OR=1.702,95%CI 1.172~2.471,P=0.005)、HT(OR=2.384,95%CI 1.605~3.434,P<0.001)和NIHSS评分≥11分(OR=1.723,95%CI 1.188~2.500,P=0.004)是PS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早期癫痫发作组(early-onset seizures,ES)和晚期癫痫发作组(late-onset seizures,LS)的对比: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46.8%)是本组病例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也是LS组常见的发作类型(50.4%)。ES组患者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局灶性发作(47.8%)。另外,ES组负性情绪比例(65.2%)和mRS评分[2(3,4)]均高于LS组[37.4%,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质梗死、HT和NIHSS评分≥11分是PSS的独立危险因素。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是本组病例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并常见于LS组。ES组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局灶性发作,并常伴随负性情绪和更差的预后。

  • 癫痫专栏
    李焕发,刘永,孟强,武昊,董珊,刘晓芳,张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518-521.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22
    摘要 (458) PDF全文 (101) HTML (3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患者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长期发作控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PTE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术后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并记录和随访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纳入104例PTE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7±23.2)个月(20~103个月),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为:60.6%(63/104)为Engel Ⅰ级;39.4%(41/104)为Engel Ⅱ~Ⅳ级。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年龄和手术侧别与术后疗效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手术侧别是术后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OR=2.944,95%CI 1.283~6.753,P=0.011),手术侧别为右侧时术后无发作(Engel Ⅰ级)率是左侧的2.9倍。29.8%(31/104)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皮下或硬膜下积液20例;脑水肿3例;脑出血2例;脑积水合并切口感染1例;神经功能障碍5例,其中4例在随访期内完全恢复。结论 PTE患者通过综合的术前评估并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其手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总体较好,且手术侧别为右侧时可预测好的术后疗效。

  • 癫痫专栏
    张延玲,李国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522-525.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23
    摘要 (1112) PDF全文 (48) HTML (90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定量脑电图中慢波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颞叶癫痫患者80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蒙特利尔MoCa量表检查,并完成定量脑电图监测,计算δ波功率值及(δ+θ)/(α+β)比值(DTABR),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颞叶癫痫认知障碍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占57.5%),女性17例(占42.5%),平均年龄(48.15±14.85),平均受教育年限(9.43±2.50),平均用药年限(8.35±4.55);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占52.5%),女性19例(占47.5%),平均年龄(50.83±15.58),平均受教育年限(9.45±2.45),平均用药年限(9.23±5.14)。认知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药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Moca评分分别为5~25(21.00±7.00)分和26~29(27.00±2.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38,P<0.05)。认知障碍组δ波功率值及DTABR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对照组(均P<0.05);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测试指标和QEEG电功率DTABR具有相关性,认知功能测试指标与δ波功率值、DTABR均呈负相关(P<0.05),而δ波功率值与DTABR呈正相关(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QEEG中慢波与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提示DTABR可以作为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筛查的电功率指标。

  • 癫痫专栏
    赵艳飞,蔡美灵,李少斌,姜慧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40(6): 526-529. https://doi.org/10.19845/j.cnki.zfysjjbzz.2023.0124
    摘要 (835) PDF全文 (81) HTML (659)   可视化   收藏